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从《君奭》《无逸》《旅獒》等篇看周文化中执政者的勇气和智慧

浏览: 次 日期:2022-05-17

一、从《尚书·周书》看刚毅的勇气、丰富的智慧都是富有技巧性的指导意义

《尚书》学是大道之学,历代对其的语言诠释、政治诠释、历史诠释、心理诠释以及由此形成的诸学理论,与当代学术体制中的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法律、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领域研究密切相关。这种多角度诠释,既保持了《尚书》基本理念和价值观的相对稳定,又进行了适当的推陈出新。

研读《尚书》就要把注意力放在义理的发现上。《尚书》作为书经,是儒家五经之一,经之为经的意义即在于教人立身行事。在《尚书》中尤其是《周书》的“忠君”思想、“民本”思想、“修身”思想、“德治”思想、“和谐”思想,包含刚毅的勇气、丰富的智慧而形成深刻的内容,都可以转化为现代的价值理念。

二、从《无逸》《召诰》《洛诰》等篇看周公和召公激励君王的勇气和智慧

《无逸》出自《尚书》之《周书》,文章开宗明义,提出:君子所其无逸,知稼穑之艰难。这是全文的主题和论述的核心。

周公制礼作乐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称王的第五年,周公把王位彻

底交给了成王。《尚书·周书·召诰》《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和成王的对话,大概是在举行周公退位,成王视事的仪式上、史官记下的。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周公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王的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时候,周公毅然让出了王位,这种无畏无私的精神,始终被后代称颂。但是,周公并没有因退位而放手不管,成王固然对他挽留,而他也不断向成王提出告诫,最有名的是《尚书·无逸》。

周公在告诫中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加以论证,开头就讲,知道种地务农的辛劳、才懂得农民的隐情。父母辛勤务农,而他们的子弟不知道种地的艰辛,就会贪图安逸乃至妄诞。作一个最高统治者要知道下边的隐情疾苦,否则就会做出荒诞的事情来。周公所说的深入底层,关心民间疾苦,以无逸自警或用来教育后代是值得今人借鉴的,尤其是逸与不逸往往受阶级条件和生活环境所左右,存在决定意识,在没有外界强大压力的情况下的成员“生则逸”是必然的,由“逸”而失事到失位甚至失国也是必然的。

《召诰》是《尚书·周书》篇名。

成王七年。成王在丰。周室欲迁都洛邑,先派召公去经营,周公令众殷民始建洛邑。时周公既允致政成王,且往视察,召公作《召诰》,委托周公转呈成王,召公训诫成王,当以夏、殷失国为鉴,惟有敬德可保天命长久。

召公,姓姬名奭,是周朝的老臣,对周朝有重大贡献。召公的廉政思想主要体现在爱国、爱民和爱德等方面,可以从《尚书》《史记》《诗经》等著作探究。廉政思想产生的原因据《尚书·君奭》记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左右。”其中“保”就是官职太保,负责监护和辅佐年幼的国君。为了不辜负武王的重托,召公尽心尽力辅佐成王,巩固周朝的统治,写下《尚书·召诰》,教导成王:爱惜百姓方能巩固社稷。

召公不仅是他的廉政思想值得今人仿效,而且他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也是值得今人学习的,还有那种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义精神在今天仍是值得提倡的。

《洛诰》是《尚书·周书》篇名。

周公作《洛诰》成王七年。《洛诰》记周公与成王之书信往来。周公允即致政成王,命成王往洛邑登基即位,周公即去劝勉农事。成王不欲迁都,欲于宗周登基,命周公治洛邑,且完成未定之宗礼。其时正值周朝建立后,武王不久病死。周成王即位后,周朝动荡不安,幸有周公摄政,辅佐成王稳定了局势。为巩固周的统治,遂迁殷遗民,营成周。至七年,召公、周公先后到洛邑,继而成王至洛,周公告多士,诸侯朝成王。此次成王殷见诸侯,是成王即位后的第一次,在周朝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或许也是《洛诰》中周公言“肇称殷礼”的原因所在。

这篇篇幅较长,内容重要,历来备受关注。然而,在《周书》各篇中,它也是争议较多的一篇。清代学者孙诒让尝谓“商周命诰,繁而难读”,之所以如此,除了自经秦火,简札淆乱;展转授受,舛牾益孳;字多假借,文字殊异等以外,还在于其多为“雅言”,若非淹贯故训,实在难通其辞。《洛诰》篇尤其“缀累晦涩”。

然而在该篇中的上下级相处之间恭敬谦逊,自知之明,培养人才这些方面凸显出来的美德,是值得今学习的智慧技巧。

二、从《旅獒》看周公和召公激励君王的勇气和智慧

《旅獒》是《尚书·周书》篇名。

篇名“旅獒”,意为西方一个名叫“旅”的偏远之国,送给周武王的大犬。那是大约在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消灭商纣王之后,威德广被四海。旅国进贡了一头獒犬,高四尺有余,能晓解人意,威猛而善于和人搏斗,与当时中原之犬大不相同。当时任太保的召公奭,担心武王会因喜好此犬而荒废政事,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告戒武王不要“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这篇文章虽然以“旅獒”作为标题,但“旅獒”只是一个由头,从全篇的内容来看,它主要阐述了德治的理念与方法,因而可以视为一篇德治主义的政治宣言。

召公的德治思想的原点是:德可以服人,即“明王慎德,四夷咸宾”。它的意思是,君主如果注重自己的德性,就可以对天下形成相当强烈的感召力;四夷之人,都会因为君主的德性而心悦诚服。召公的这个观点,即使到现在,依然是有价值的。它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是政治权力的依据问题。政治权力为什么有效?别人为什么服从?第一种回答,是凭借权势。他是一种很低级的“政治”形态。第二种回答,是凭借器物。你如果服从我,我就给你种种好处。这种政治权力的实质,其实是利益交换,这样的政治权力很可能还是无效的。因为,对方即使领受了你的物质利益,但他心里并不敬重你,他转过身去,就可能把你从心底里删除了、踩下去了;甚至连形式上对你表示尊重,他都做不到。因此,召公劝诫武王,不要以宝石之类的器物来换取别人的服从。因此,只有第三种回答才是召公所赞同、所提倡的,那就是凭借德性。这种政治权力的实质,是对君主(或其他的政治权力的享有者)的道德、人格、智慧的倚重。

那么,提升德性之路该如何走?修炼德性的方法是什么?对此,召公的回答是:第一,不为轻慢之事,不以轻慢待人。如果轻慢了君子,君子就不会尽心地为国家服务;对小人也不能轻慢,否则,小人就不会为国家尽力。第二,不以声色自娱。玩弄人的,必丧其德;玩弄物的,必丧其志。第三,不看重那些奇珍异宝,不要想着占有远方的财物,远方的人就会前来归化;尊重贤能之人,就会天下太平。第四,君主应当从早到晚,随时以德性约束自己的言行,任何细微的地方都不放过,否则,大德必为小过所累。这些篇中内涵不仅值得今人反思的,而且这种直言劝谏的勇气及规谏的勇气及规谏上级的智慧和技巧,也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三、从(君奭)看周公和召公如何团结不同意见的人

《君奭》是《尚书·周书》中的一篇诰词,篇名取自篇首“君奭”二字。奭史称召公奭。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是时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悦,周公作这篇《君奭》,解惑召公之疑。另有观点认为,它是史官记录周公劝勉召公的一篇语录。

在这篇文章中,周公先谈守业的艰难,再从商周两朝交替的历史中总结教训,强调辅政大臣对王朝兴衰的重要作用:最后照应开头,周公再次告诫以殷商为鉴,劝勉召公与自己同心协力,把国家治理好。全文充溢着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忧患意识,文中召公“天不可信”之语,把西周时代怀疑上天思潮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后世社会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是后人研究周朝初年天命思想与商周历史的重要文献。

《史记·燕召公世家》认为此篇作于周公摄政的时候,而《书序》则以为作于周公还政成王以后。体会文情,笔者认同《史记》的说法。周公为什么答复召公呢?《史记》和《书序》都说召公不悦周公。注家纷纷猜测,缺乏确凿的证据。笔者依据《墨子·非命中》所曰:“于公之非执命亦然,惟予二人而无造言,不自天降,自我得之。”此篇周公引召公的话:“在我后嗣子外,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联系这两则引文来看,可以推知召公所不悦的,是周室子孙安于天命不求进展的执命思想,而不是不悦周公。因为西周初年,东方各国的叛乱平定以后,天命说又滋长起来了,周室子孙也受了影响。召公认为这种思想妨碍周王朝发扬光大,甚至还危及国家的命运,因此召公反对执命之说。

周公赞同召公的意见,也主张事在人为。又明确表示倚重召公,希望同心协力完成文王的大业,做到海隅出日的地方,都莫不顺从。史官记录周公这篇诰词,取名《君奭》。

从文义上分析,这是一篇周公劝勉召公的诰词,全文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周公先谈守业的艰难。在殷商灭亡的前车之鉴下,周公反对天命说,因为天命说会养成怠政惰情,不思进取,周公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第二部分,周公通过商周历史兴衰说明辅政大臣的重要作用。他分析殷商的历史上的大臣辅佐与周初的大臣辅佐,证明自己的观点。接着周公便分析当前形势,周王尚且年幼,辅弼大臣只有他和召公二人,这说明他和召公的责任十分重大。对于国家如何治理,周公感到“若游大川”,有许多迷茫与艰难。他希望他们二人能加强团结,亦请求召公“猷裕”,即胸怀宽阔,对国家的建设提出可贵的建议。周公这种善于团结不同意见的人做法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第三部分,周公对召公推心置腹,强调他是十分地信任和倚重召公的。在这里,周公进一步说明召公和他的重要作用,除了他们,再也没有更加同心同德的辅政大臣。周公借召公“惟时二人弗戡”之言,表达了他对于后辈们的期许,他们二人应该作为榜样,把先王的德行传给下一代,对于国家的未来,要让“海隅出日,罔不率俾”,普天之下,莫不宗周。最后,周公强调他自己当前要做的事,便是不忘初心,将先王的德政贯彻到底。周公这种以事业为重,为他人作表率的观念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后来召公和周公在成王时期,分陕而治,之后由周公摄政,周公疑虑召公是否内心有不满,对自己总是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于是给召公写简。召公看后,亲自上门拜访,说道,“我与君自当是交好,您的治国能力,我自叹不如,我对你表面上的远之也是为了让君王放心,毕竟我们是摄政和辅助的关系。这一切,只是为了百姓,我们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实现敬德保民,这不正是你我之德?”周公听后说:“还是你的心胸广阔啊。”召公的广阔胸襟,体现在心系百姓,敬德保民的优良作风还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以上所述的这些篇中内涵,不仅值得今人反思,而且这种直言规谏的勇气以及智慧和技巧,也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四、从《多士》看周公安抚发怒和焦躁人群的技巧和智慧

《多士》是《尚书·周书》中的篇名。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是时乃周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初往新都洛邑,用成王的命令告诫殷商的旧臣。殷商失败的原因是执政者腐败造成的,接着便表明观点:只要遵章守纪便既往不咎。同时辅以安抚,给焦虑的殷民指出历史规律与政治观点和时下的光明出路,让其定下心来。

所以周公在诰文中说:你们知道,殷人的祖先有书册有典籍,记载着殷国革了夏国的命。现在你们又说:“当年夏的官员被选在殷的王庭,在百官之中都有职事。”告诉你们,我们只接受、使用有德的人。现在我从大邑商招来你们,我是宽大你们和爱惜你们。这不是我的差错,这是天命。现在你们应当好好地住在你们的城里,继续做你们的事业。你们在洛邑会有安乐会有丰年的。从你们迁来洛邑开始,你们的子孙也将兴旺发达。

以上所述的这些篇中语言,我们可以看出周公的安抚思想和智慧,特别是他明确的政治观点,值得今人学习与弘扬。

五、从《多方》看周公执政能力与角色转换的技巧

《多方》是《尚书·周书》中的篇名。在周成王四年四月,周公致政成王前,巡游列国,归自奄,至于宗周。以夏商之事训诫殷民。

这是周公代表成王告诫众诸侯国君臣的诰辞。方,就是国。多方,就是众国。

周公归政成王后的第二年,淮夷和奄国又发动叛乱。成王亲自出征。召公为保,周公为师,讨伐淮夷,灭了奄国。五月,成王得胜回到镐京,各国诸侯都来朝见,周公代替成王发布诰命。因为诰命的主要对象是不服从周王朝统治的各国君臣,所以史官记录这篇诰辞,名叫《多方》。

周成王命令周公先向各诸侯国君主,转达了大周天子的教导和告诫,周公因为此时不再担任大宰和辅佐大臣,而只是担任洛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因此这一次的讲话,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代表周成王讲话,而是谦恭地转达周成王的训令。

周公说:“我向你们转达天子的话。天子说:啊,告诉你们四国和各诸侯国,对你们各位诸侯君主和你们的众官员来说,是我重用你们,是我赐给你们担任诸侯和官员的福命,对这个事实你们不要不清楚。

天恩浩荡,但是不可以只是贪图上天赐予的福命,而不去永久恭敬地思念上帝的慈恩、不去祭祀上帝,当年夏朝末代君王夏桀王就是这样,因此上帝把刀枪相见的纷争之祸降给夏桀王。夏桀王大肆放纵自己,不肯去体会民众的悲苦而安慰他们,反而纵欲淫乱、心智昏沉,不能够哪怕是坚持一天按照上帝的教导去做。这些事实,你们都是听说过的。

上天没有赐予你们天子之德、天子之命,那是因为你们各个诸侯国的贤人不能够坚持永久地常常祭祀上帝。夏国那些恭敬的官员们,都不能够做到让百姓明白中保贤人的重要性和祭祀上帝的重要性,反而互相勾结起来残害民众,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各种有益于民生的事业,完全不能够开展起来。如今,到了你们的末代君主商王受,没能够做到与你们各个诸侯国共享上帝赐予的福命,可悲啊。”从文义上看,本篇分三段。第一段分析夏亡汤兴的原因,在于能否顺从天命教民保民。第二段说明周王统治多方,也由于顺从天命,又谴责多方不安天命、自作不法。第三段勉励多士听从天命,和睦相处,努力工作。

然而我们从所述的这些篇中语言中再次看出,周公的安抚思想和智慧,特别是他以历史教训来说服被安抚的对象,理由充分,观点明确,使人信服,这是值得今人学习与弘扬的。

六、从《金》看周公逆境时的心态与成王知错即改的精神

《金縢》是《周书》的篇名、不过《金縢》有包括清华简本在内的多个版本。本笔者更倾向于《鲁周公世家》记载了本于《周书·金縢》。

《鲁周公世家》记载了本于《尚书·金縢》的金縢故事,并进一步补充了《尚书·金縢》中语焉不详的内容,将“周公居东二年”叙述为周公东征,将成王出郊一事解读为成王郊祭上天。这些与其它《金縢》记载截然不同。

在《周书·金縢》篇中,记载了周公对武王的忠心,武王去世,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武王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因不能取得王位心有怨气,便与周公为敌,在成王面前,制造流言,旨在挑拨君臣关系。成王虽知周公的苦心,却也心存猜疑、周公只好避开。后成王偶读金縢之书,化解了对周公的猜疑,避免了一场君臣之间的误会。

 

原来武王胜商后二年,得了重病。当时天下尚未安定,殷民心怀不服。武王一身关系天下的安危,所以周公亲自请于太王、王季和文王,求以自己代替武王去死。祝告的册书收藏在金属束着的匮中。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代理政事,管叔、蔡叔放出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因此成王也怀疑周公,骨肉之间发生了隔阂。周公东征,取得辉煌的胜利,又写了《鸱鸮》诗,想感动成王,成王仍然没有醒悟,可见隔阂之深。后来因一次偶然的天灾,成王打开金縢之匮,发现了周公请求代替武王死的册书,深深受到感动,隔阂终于消除了。史官看到金縢匮中的册书作用这样重大,于是记录了这件事来表彰周公的忠诚。为了突出金縢中册书的作用,于是名叫《金縢》。

纵观全篇,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之“志”,是认识《周书·金縢》性质的关键所在。简本通过剪裁,构建出一种理想君臣关系。旨在教育功用上,最为强调的莫过于君臣关系和谐:既包括为君者知过即改,也包括为臣者对君上的恭顺,这种君明臣敬的关系可以感天动地,实现“秋则大获”粮食大丰收这一当时重要的为政追求。时至今日,这些执政的智慧与技巧,还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作者简介:胡济生,退休学者,中国屈原学会会员,华夏传播研究会会员,国学文化研究者,文史研究员,文昌之乡蕲春藉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