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康 氏 早 期 播 迁 研 究

浏览: 次 日期:2024-01-05

武王灭纣之后,罢兵西归,回到镐京。武王十三年(前1045年),开始西周初的第一次大分封,康叔封被封在阳翟康城(今河南禹州市西北三十五里,故夏少康之墟)。对于康叔封地,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康诰》汉孔安国注:“命康叔之诰。康,圻内国名。”“圻内”即畿内。《礼记·王制》:“天子之田方千里。”《白虎通德论·京师》:“京师者,何谓也?千里之邑号也。”都城周围方千里的地方都叫畿内。宋罗泌《路史·国名记》:“康叔故城在颍川。”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唐李泰《括地志》:“故康城在许州阳翟县西北三十五里。”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襄公·二十九年传》,吾闻卫康叔,成王之徙如是。今按:康叔食采于康,后徙封卫。”我们结合这些记载,再读《白虎通德论·封公侯》“海内之众已尽得使之,不忍使亲属无短足之居,一人使封之,亲亲之义。以《尚书》封康叔居平安也。”康城不就是平安之地吗?

按古代礼制,王室宗亲或大臣得到封地后,除了要在封地营建宫室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封地建立自己的宗庙,按东汉郑玄的说法,就是“定其人神所处。”西周初年,无论大小封建主,其所居住的封邑都必须有宗庙,因为宗庙是某一贵族支系存在的象征。按照“因生而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的姓氏产生规律,一般情况下得到封邑就得到了自己的氏,因为受封的同时天子“命之氏”,是由天子敕命而得氏的。《史记·陈世家》:“有德之人,必有美报。报之以土,谓封之以国,名以为之氏。诸侯之氏,则国名是也。”这就是康叔被封在康城因而得到康氏的根据。因此,康叔受封康城,使西周王室的姬姓有了一个重要的分支——康氏,这样康氏这棵大树就扎下了深根。

徙封殷商旧地,使康氏扩大了生存的版图,为迅速展枝散叶创造了条件。

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在襁褓,周公摄政。管叔、蔡叔在都城制造流言说:“公将不利于孺子(孺子:幼子,指成王)。”与武庚禄父一同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武庚禄父本是纣王的儿子,周武王大分封时,为了兴灭国,继绝世,将他封在殷商旧地,以奉殷祀,并派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监殷,合称“三监。”周公承成王命东征,平定“三监之乱。”《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于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归政成王。”武王于十三年十二月崩于镐京,成王即位,周公摄政,四年之后将康叔徙封至殷商旧地,时间是前1042年。为什么康叔能掌管如此重要的地方?一是康叔在平定“三监之乱”中立功,《史记·三王世家》中就记载:“康叔扞禄父之难”,因此才由康城徙封殷商旧地,建立卫国。二是因康叔贤明而有德行,并且是武王的嫡亲兄弟,《周书·康诰》汉孔安国注:“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遗民封康叔。”唐孔颖达疏:“既伐叛人‘三监’之管叔、蔡叔,以殷遗民国康叔为卫侯。周公以王命戒之,作《康诰》、《酒诰》、《梓材》之书也。国康叔并以‘三监’之地封之者,周公惩其数叛,故使贤母弟主之。”对于康叔的德行,古代典籍中记载甚多。《史记·三王世家》:“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褒有德也。”《史记·三代世表·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太史公曰:‘殷以前上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褒有德也。’”《左传·定公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岂尚年哉!”“三者(三者:周公、康叔、聃季)皆叔也,而有令德。”“令德”即美德,康叔受此大封,除亲亲之义外,主要是凭德行和功绩。  

徙封卫国,可看做康氏展枝散叶的开始。因为徙封之后,康叔的儿子,除了由其中的一位留守康城管理旧封地和宗祠外,其他的儿子和族人都要随康叔到卫地,帮助康叔加强对殷商旧地的统治。有人错误地认为,康叔在康城只有四年的时间,徙封之后,原封地即被取消,四年时间,不足以形成一个姓氏,这完全是因不了解古代礼制造成的。清陈全《白虎通疏证·京师》引《尚书大传》曰:“古者诸侯始受封,则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其子弟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封之人。”犯罪被罢黜后采地尚不会被黜,况无罪者乎?

当时的卫国,在今河南省的北部、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方圆四百里,幅员相当广大。而康叔则居住在黄河、淇水之间,商朝的旧都殷墟,即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这么大的控制范围,为康氏子弟的繁衍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我们曾在康氏网和《康氏文化》杂志上公开发表《先祖治卫时期衍生出的姓氏—康氏的兄弟之姓 姓氏图腾》一文,从各种姓氏研究专著和其它典籍中发现衍生出新的姓氏1150个,他们虽然已因氏而又氏变成了异姓,但毕竟还是康叔的后代。

西周初,康叔的后代有向极远的地方地方迁徙的,如远走朝鲜半岛的东康大韩民国《信川康氏古今官爵》记载:“得姓始祖康侯,周武王弟谥康叔讳封之第二子也。《檀记》:‘周武王年己卯,随箕子同至平壤。箕子建国,设八条,笃儒术,敦五伦而崇信义。公助成教化,多有勋劳王室。箕子嘉其盛德冠廷,伟绩万世,封关鼎大勋功臣,特以父谥康叔之康字赐姓,我东康氏自此始焉。公实施圣人君子之道,教民三纲五伦礼乐文物之方。膚敏贤士闻风而来者如水就下,故世人称教化圣师,哲成王朝追封牧使。’”关于箕子东渡至朝鲜,中国古代典籍有很多记载。《尚书·洪范》孔颖达疏:“《书》传云:‘武王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即以朝鲜封之。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三祀求朝武王。’”《史记·宋微子世家》也记载:“武王既克殷,访于箕子,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同箕子一起去朝鲜的有朝歌大贵族鲜于、景如松、琴应、南宫修、鲁启等,殷民从之者五千人。随箕子东渡到朝鲜的康侯,其地位应该和监殷的管叔、蔡叔、霍叔一样,对箕子起一种监督的作用。因为箕子也是殷商宗室子弟,是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康侯东渡到朝鲜后,子孙后代在朝鲜半岛繁衍开来,朝鲜和韩国皆有其后裔。如今,仅韩国就有康氏二十多万,分57个支派。韩国信川康氏敬奉的始祖是康虎景,中始祖为高丽门下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康之渊。信川康氏至今已繁衍一百多代。而且朝鲜和韩国的康氏,人才辈出,家族腾茂。金日成的母亲就是朝鲜康氏,名康磐石。

西周初,康叔的子弟除了向东播迁以外,也有回迁到康叔出生地关中的。有确切文献记载的是康季。1944年前后,在陕西岐山县东北六十里周家桥程家村出土一康季鼒。鼒是一种口部稍微内敛的大鼎。康季鼒上有铭文曰:“王乍康季寳尊鼒。”意思是周王为康季作宝鼎。康季鼒被发现时,只余一残片,残片大约占全器的二十分之一,重18斤,那么全器重大约有360斤左右。著名学者、文物专家王献唐先生认为,作这只鼎的人既然是周天子,鼎又是这样巨大,器主康季的地位必十分尊贵。康季可能是周王朝的卿士,因在宗周为官,死后葬在关中,以此重器作陪葬。王先生还认为,康季可能是康叔的幼子,也可能是某一代卫国国君的幼子,仅据器上铭文难以判定。从铭文的字体上看,王先生认为此器是周初的,最晚不会晚于康王、昭王时期。康季是支子身份,居于关中,子孙繁衍,会形成康氏新的分支。因为康季如果没有从朝歌分离出去,死后是要归葬祖茔的,也就是要葬在濬县辛村卫国贵族墓地。既然葬在关中,说明出现了新的分支。

西迁的康氏子弟,除康季之外,就是西周晚期卫武公膝下子弟。武公名和,釐侯之子,康叔九世孙,卫共伯之弟。共伯早死,武公继共伯为卫君。武公生活在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周平王在位时。《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序:“《宾之初筵》,卫武公刺时也。幽王荒废,媟近小人,饮酒无度,天下化之,君臣上下,沉湎淫液,武王既入而作是诗也。”郑玄笺:“武公入者,入为王卿士。”《诗经·大雅·抑》序:“《抑》,卫武公刺厉王以自警也。”孔颖达疏引汉包咸曰:“卫武公刺王室亦以自戒。行年九十有五,犹使臣日诵是诗而不离其侧。”据《周宗卫世家康氏誌谱》记载,卫武公右公子翿,迁居关中。传至十六代康鼐时,徙于宋。传至二十代康鹄时,隐居嵩山。殆传至三十代康安顺时,秦始皇在位,安顺徙居下邳。

康氏在中原地区大范围的繁衍播迁,又是伴随着卫国都城的迁移进行的。卫国最初都城在朝歌,朝歌作为卫国都城,共历384年,这384年稳定的生存环境,为康氏的繁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公元前660年,狄人攻打卫国,卫懿公带兵亲征,兵败,为国死难,朝歌失陷。懿公蒙难后,戴公申即位,收集遗民,在漕邑(今河南滑县留固乡白马墙村)临时安置,保存了卫国一线国脉,史称“庐于漕。”戴公在位一年后去世,文公燬继位。文公继位后,诸侯封卫(封卫:重建卫国),卫国将都城由漕邑迁往楚丘(今河南浚县与濮阳之间,滑县东八里营乡冢上村)。文公带领臣民,经过三十年的休养生息,才使卫国国力得以恢复。卫成公郑(前634——前600)在位时,为改变卫国屡次被狄人、邢国侵扰的局面,于前629年,将都城徙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的颛顼城)。卫国以帝丘为都城,持续了近400年。卫元君在位时,秦攻下濮阳,以濮阳为东郡,卫国被迫将都城迁于野王(今河南沁阳)。卫国都城的屡次迁徙,使得康氏后世在更大的范围内生息繁衍,由黄河以北的淇县、滑县、浚县、濮阳县一带逐步播迁到黄河以南。而从康氏早期播迁的足迹上,亦不难看出康氏早期播迁主要源于卫都的迁移,当然康氏子孙的活动区域此时期还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

云南威信康氏的始迁祖康陈印,是康元后代秦始皇六年,卫为秦所灭,康元率其子孙迁居河内野王(今河南沁阳)。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灭魏,康元后代子孙迁居秦中(今陕西三源县)。这一支系中有康伯可者,宋英宗时为太史,奉旨与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告老归隐陕西西安府三源县。生康琦、瑜、圮、琏、珞五子,因朝代更迭,天灾人祸,家道中落,后世子孙散居各地。

    秦末,康叔后代中有一支南迁至四川,这支康氏就是今湖北蕲春康氏的祖上。据湖北蕲春《康氏族谱》记载,蕲春康茂才家族,是康叔长子康伯的后代。秦始皇吞并六国,惟卫在。秦二世时,卫灭,因避秦乱,有武公之后名意者,迁于大散关之宝鸡县。汉末桓帝辛酉年,有承隐公为绍兴府山阴令,见汉道不振,禁锢清议,喟然叹曰:“王纲如此,吾岂贪微禄仕于乱邦,以辱先公康叔乎?”遂携家并二子长曰洪,次曰诜,隐于湖广襄阳府荆山之阳。安史之乱时,有元宝公镇守西陲,与先傑公起兵抗击安史叛军,以军功,元宝公授荆南节度使,先傑公授凉州刺史。南宋时,有康随者,字应功,为张浚部将,与张浚同守四川。张浚欲杀左武大夫曲端,捏造罪名,将曲端投进监狱。时随公提点四川刑狱,浚嘱随公致端以死,随公不从。张浚指使狱吏害死曲端。川中士大夫以曲端累立大功,无罪而死,莫不痛惜。随公见曲端死于非罪,遂弃职隐于蕲州康司堡,是为康氏迁蕲始祖。

汉代,康叔的子孙在政坛上并没有消失,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康嘉。康嘉是卫灵公幼子公子郢的后代。公子郢字子男,他的后代即以子南为氏。公子郢生子南弥牟,子南弥牟生子南简子,子南简子后有子南固和子南劲。子南劲即卫平侯。明陈士元《姓觹》:“《汲冢古文》谓卫将军文子为子南弥牟,弥牟,文子之父也。弥牟之后有子南固、子南劲。劲朝于魏,后惠成王如卫,命子南为侯。汉封周后,为周子南君。”子南劲即位在前343年。其后历嗣君、怀君、元君、君角,子南氏一系已传承了近300年。君角去世后,在野王一带没留下什么遗迹,但对他的下一代,古籍中是有确凿记载的。汉刘向《古列女传》卷四《贞顺传·卫宗二顺》记载,秦灭卫,封君角灵王世家,使奉先祀 。君角去世后,其嫡妻无子,而妃妾有子,继承了家族事业。妃妾侍奉夫人,小心恭谨。夫人对妃妾说,你的儿子成了家主,你还像侍妾一样侍奉我,叫我如何心安?我愿意搬到外面去住。妃妾和儿子都不答应,夫人得终天年。对此义行,刘向大加赞赏。但可惜的是,君角这位儿子的名字没有流传下来。他已是康氏家族的第30世了。其后这一支系传承线索在《史记》、《汉书》等史籍中较完整地传承了下来。

元朔四年(前132年),汉武帝巡视郡国,求周苗裔,寻得卫后嘉,封比张侯,以奉先祀。对此,《史记·周本纪》曰:“汉兴九十余载,天子将封泰山,东巡至河南,求周苗裔,封其后嘉三十里地,号曰周子南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祀。”

《汉书·外戚恩泽表》:“周子南君姬嘉,以周后,诏所褒侯,三千户。元鼎四年十一月丁卯封,六年薨。”《汉书·外戚恩泽表》又曰:“封地在长社,当时属颍川郡(今临汝县北)。”这是康叔后代在汉代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封国。

子南氏是康叔的后代,为什么不直接称康嘉而称姬嘉呢?这和古代礼制中的“尊二王,备三恪”有关。历代王朝都要封前代王朝后裔爵位,以示尊重,亦显示本朝的正统地位。给所封之人爵位、封邑、准其建立宗庙,叫备三恪。因为寻找的是周后,所以就称姬嘉了。周初封国中,卫国是最后灭亡的,所以后代也最易于寻找。

周子南君封侯后,康叔的后代在汉朝有了一个地位不低的诸侯封国,为子孙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据《汉书·外戚恩泽表》,姬嘉为周子南君国第一代君主,元鼎四年(前113年)封,六年后去世。

二代,姬置,在位二十四年。

三代,姬当,始元四年袭爵,地节三年,因指使家奴杀死家丞,被处死。

三代,姬延年,姬当弟,姬当死后两年,由延年袭爵。初元五年,改封承休侯,地位次于诸侯王。

四代,姬安,建昭三年袭爵。

五代,姬世,阳朔二年袭爵。

六世,姬党,西汉永始二年(前15年)袭爵为承休侯,绥和元年晋封承休公,封地百里。

七世,姬常,新潮天凤二年袭爵,建武二年(26年)汉光武帝改封姬常为周承休公,封地位于颍川郡。

八世,姬武,建武二年封姬武为卫公,封国置相一人,掌县令之职,封国在兖州东郡故城在今清丰县南。

此后二百余年,卫国仍存,但世系已不甚清晰。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晋武帝司马炎赐卫公姬署之子驸马都尉。泰始七年(271年)姬署去世。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发生了永嘉之乱,此时卫侯尚存,但不知其姓名。晋成帝司马衍(325-342年)在位,此时,卫公尚存。东晋曾诏求卫公之后,结果不详。从姬嘉前113年受封到东晋成帝在位时,这一支系传承了455年,接近20代。

世 系 列 表

爵位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周子南君


姬嘉

前113年-前107年

周子南君


姬置

前107年-前87年

周子南君


姬当

前83年-前67年

周子南君


姬延年

前65年-前44年

周承休侯

考侯

姬延年

前44年-前36年

周承休侯

质侯

姬安

前36年-前23年

周承休侯

厘侯

姬世

前23年-前15年

周承休侯


姬党

前15年-前8年

周承休公


姬党

前8年-4年

郑公


姬党

4年-8年

章牟


姬党

8年-14年

章牟公


姬常

14年-26年

周承休公


姬常

26年-29年

周承休公


姬武

29年-37年

卫公


姬武

37年-?年

卫公


姬署

?年-267年

卫侯


姬署

267年-271年

卫侯



?-永嘉之乱

卫公



成帝

汉汲郡公东郡太守康超家族是东汉时兴盛起来大家族。据《全唐文》卷344颜真卿撰《银青光禄大夫海濮饶房睦台六州刺史上柱国汲郡开国公康使君神道碑铭》,康希铣,字南金,其先出于周,武王同母少弟卫康叔封之后。神道碑铭中还记载,康希铣祖上也是支子的身份,和其他兴起于周代的康姓一样,都是以封地康城得姓。这支康氏祖上周时作卫国大夫。至汉有东郡太守康超,始居汲郡(今河南汲县)。这支康氏,下传五代,到康翼时,官兰陵令、奋节将军,随晋元帝过江,为吴兴郡丞,因居乌程(历史上湖州地区一个旧县名,民国时曾名吴兴县,县域包括今吴兴区大部及南浔区东部),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一书曾记其事。到陈代,有给事中、五兵尚书、山阴令康宗谔以官家居,子孙始居会稽,遂为会稽人。这是南迁江南康氏形成的一个重要支系。

从秦代开始,康氏子孙向西、向东继续繁衍播迁,以致后来在陕西、山东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即古代京兆及东平一带的望族,并形成京兆、东平两大郡望。以东平为郡望,繁衍于山东临沂、费县、汶上、平邑、郯城、泰安、日照、章丘、东平、惠民等县市及河南、河北、安徽、江苏、甘肃部分县市的康氏族人,是卫武公之子右公子翿的子孙,其中的康炳、康说、康凯若上溯的话,分别是得姓祖康叔的四十八代、四十九代、五十代子孙。三代人都仕于南朝梁,功绩彪炳。特别是康凯,因功拜本郡太守,乡里以为荣。子孙也功名不绝,从而形成了在康氏家族史上有巨大影响的东平支系。

   汉代康氏还有一重要宗支,即来自康居国的康姓人。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汉代西域有三十六国,月氏、安息、康居是其中的大国。康居“距长安一万二千里”,最盛时,据有今新疆北部和中亚部分地区。当时汉朝声威远播,西域三十六国莫不臣服。朝廷也在西域设立都护府,管理西域诸国。《梁书·康绚传》记载:汉,初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世子待诏于河西(今黄河以西的甘肃青海等地),因留为黔首,其后即以康为姓。”其中有文献确切记载的是康居国质子康乘和佛学东渐时一批来到中原地区的康居人。对于康乘,目前我们也只是知道他是康居王子,是来汉的质子,其祖上和后裔传承如何,至今不见有典籍记载,要了解其传承情况,还需要挖掘史料,用心考证。其实,比康居王子康乘更早内迁的康居人是康敬本的远祖。洛阳《千唐志斋》所载志石拓本、《唐代墓志汇编》咸亨年间015号志石:康敬本,字延宗,康居人。其先辈于元封(汉武帝年号,前110-104年)年间内迁至张掖郡,遂在此定居。来自康居国的康姓人初期就居住在今河西走廊一带,也就是今天的甘肃、青海的黄河以西地区。1990年出土的《悬泉汉简》简11记载:“阳朔四年四月庚寅朔戊戌,送康居王质子乘。”阳朔是汉成帝的年号,阳朔四年是前27年,康乘做质子于汉比康敬本先祖内迁晚了80多年,由此可见,康乘不是康居国康氏内迁的第一人。

据《唐代墓志汇编》总章033号志石文字记载,康仰是康达十五代祖,东汉永平年间,以西华国质子身份入侍,朝廷以其为并州刺史,后落籍洛阳。后家族累世为官。康达曾祖父康勖,北齐时任上柱国。祖父康逵,北齐时任雁门关上仪同。父康洛,隋朝任许州通远府鹰击郎将。

魏晋之际,逢陇右战乱,河西康氏徙居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形成当地一大望族,后渐向东南迁移。这支康姓中的康因做过前秦王苻坚的太子詹事,侍奉东宫。其子康穆初仕后秦,为河南尹,到南朝宋武帝永初年间,他带领家族三千余家,迁湖北襄阳之岘南,朝廷专门为之设华山郡蓝田县(今湖北宜城县),用以安置这批康氏族众,并任命康穆为秦、梁二州刺史,其子孙亦多仕宦,康穆二子元龙、元抚相继被推选为华山太守,孙康绚(元抚子)在南朝齐时为雍州刺史、西曹书佐、东宫直后、华山郡太守,入梁为南康王中兵参军、辅国将军、北兖州刺史、司州刺使、卫尉卿。康穆一支遂世代显赫,枝繁叶茂,人丁兴旺。从康穆、康绚祖孙经历看,南北朝初年来自康居国康氏的南迁,规模是相当庞大的,一次就迁徙了三千多家。

 除康因、康穆家族外,魏晋南北朝时代,康居国康氏内迁的还有很多。

《唐代墓志汇编》贞观年间0139号志石、《芒洛冢墓遗文第五编》记载:康婆,字季大,本是康国王的苗裔。其高祖康罗,西魏孝文帝时,举国内附,迁居洛阳。祖父康陁,北齐时官相府常侍。父康和,隋朝任定州萨宝,迁奉御。

《唐代墓志汇编》咸亨年间016号志石记载:康元敬,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推究其姓氏,来自吹律命氏,后其先辈居住在康居,是康居国毕万的后代。因追随魏孝文帝,于是迁居到邺(今河北临漳)。祖康乐,魏骠骑大将军,又迁徐州诸军事。父康仵相,北齐时任囗州摩诃大萨宝,不久又改授龙骧将军。

《唐代墓志汇编》调露年间008号志石记载:康磨伽,其祖上发源于西海,因到内地为官,遂内迁至河南洛阳。曾祖康感,官凉州刺史。祖康延德,安西都护府果毅。

至隋唐时,康居国仍在,但已改称康国,居住区域也和康居国不同。《旧唐书》:“康国,汉康居之国也。”康国之人先居张掖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一带),后为匈奴击败,越过葱岭,迁居中亚,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称“昭武九姓”,而康国为九姓之中心。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的康姓子孙逐渐在中原定居繁衍。据现存康居国和康国人的墓志看,播迁到内地的康居国子孙,散布范围极广,但中心在长安和东都洛阳。康国著名人物有大首领康艳典。康艳典的后裔康拂耽延曾任石城镇将,康拂耽延有弟康地舍拔。后居六胡州的康待宾以及唐代将军康洛、康磨伽、康留买等也都是康国人。康洛唐时任上柱国,康磨珈以军功授游击将军、上柱国。如今洛阳市艺术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些属于“昭武九姓”的人的墓志铭,来自康国的康敬本就是其中的一位。《康敬本墓志》:“康居人也。元封内迁,家张掖。酋率望重,播美河西。”康居和后来的康国都在丝绸之路上,子孙除保留尚武传统外,还特别善于经商。《旧唐书·西戎传》这样描述“昭武九姓”人善于经商的特性:“男子年二十,即远之旁国,来适中夏,利之所在,无所不往。”在唐代,经商的“昭武九姓”胡人被称为“兴生胡”或“兴胡”,唐代富商康廉就是康国人。康廉由商入官,玄宗时官安南都护,肃宗时官鸿胪卿。康居和康国人这种四处流徙的经商生活也造成了他们的子孙向内地播迁繁衍的机会。隋唐时期,来自康居国和康国的康姓是一个大发展的阶段,不但人口增多,而且多富商显宦。长安的延寿里、彰善里、日月里、陶化里、嘉善里、胜业坊、醴泉坊、利仁坊等街坊和洛阳的毓财里,当时都是康氏聚居之地。如果没有良好的生存条件,在长安和洛阳绝对不会聚居很多康姓人。

汉代王符《潜夫论·志姓氏》:“故有同祖而异姓,同姓而异祖,亦有错杂。”古代人口迁徙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有时候并没有固定的方向。比如与康居国有关的康姓的迁徙,从现存史料看,既有从西域迁往内地的,也有从内地迁往西部的,这可能与丝绸之路有关,也可能与康姓祖上本来就发祥于西部有关。由康居入内地的前面已有不少例子,此处不再赘述。下面我们再看由内地入康居再迁回内地的例子:

《唐代墓志汇编·康智墓志》(公元694年):“本炎帝之苗裔,后有康叔,即其先也。自后枝叶分散,以字因生,厥有斯宗,即公之谓也。其五代祖凤,任颍川郡侯,青州刺史。祖仁基,陈宁远将军。父玉,朝散大夫。智初为唐游击将军。长寿二年卒于长安日月里思顺坊私第,年七十一。”《康智墓志》也收入《全唐文补遗》第431页。从墓志追述其五代祖看,其家族迁入中原已久,而且每代皆有朝廷官员。此君携家带口入长安后,居住在康居人聚居的思顺坊。

《唐代墓志汇编·康续墓志》(公元679年):“河南人也。昔西周启祚,康王承累圣之基;东晋失图,康国跨全凉之地。控弦飞镝,屯万骑于金城;月满尘惊,辟千营于沙塞。举葱岩而入款,宠驾侯王;受茅土而列封,叶传枝胤。”从康续墓志上看,祖上得姓于西周立国之时,祖上是累代圣贤之后康叔。家族曾生活在康国,并且是驰骋疆场的将领。后归款中原,受到极重的封赏,并且荫及子孙。

《唐代墓志汇编·康晖墓志》(公元765年):“其先颍川人也,昔成王封康叔于卫,其后枝派因为氏焉。故前燕有归义侯康迁,从此因官卜居,今为长安人也。”前燕(公元337—370年),是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政权,起自东北,先后以昌黎(今辽宁义县)、大棘城(今义县西北)、龙城(今辽宁朝阳)、蓟县(今北京市)、邺(今河北临漳)为都,控制区域曾“南至汝颍、东尽青齐。”康晖家族“以官卜居”,即在哪居官,家人就在哪居住,因为墓志中没有说明居官之处,只能推断一个大范围,既有可能居于东北,也有可能居于中原,总之是从西域迁徙而来的。

《康叔卿妻墓志》(公元856年):“公讳叔卿,其先卫人也。”

《唐代墓志汇编·康坎墓志》:“河南巩县人也。原夫吹律命氏,肇迹东周;因土分支,建旟西魏。”《潜夫论·志姓氏》:“吹律定姓,肇自轩辕;胙土命氏,传之唐世,由来尚矣。”吹律定姓源于轩辕黄帝在位时,是中原地区才有的习俗。东周时代的中原康氏,有可能是康叔的后代。先居巩县,后因迁徙分支,到西魏,并建立军功。

在康居国诸姓之中,不单有康姓人物自述祖宗根在中原地区,其他姓氏也有相同的记载。

唐张说《安忠敬碑》:“轩辕帝孙,降居弱水。安息王子,以国为姓。”这已不是指某家某人,而是整个安息国人都根在中原。安忠敬是安息王子后代,是“昭武九姓”中人,说明“昭武九姓”中的安姓本来就根在中原。

《新唐书》卷七五《宰相世系表》:“武威李氏,本安氏,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汉末,遣世子高入朝,因居洛阳。”这一条材料,可以和上一条材料互证。

总之,西域诸国臣民种姓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供答案的。这些墓志材料陆续公诸于世后,也引发了当代研究者的诸多争议。有些研究者认为这些西域人称自己根在中原是冒籍,是附会,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有意改变自己的种族和姓氏的,这种说法是不能完全说服人的。因为这些人祖宗几代身份都很贵重,完全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的种族和姓氏。还有些研究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内地人有一种仇恨来自西部、北部少数民族人的倾向,这些人不得不冒用别人的姓氏,以此对他们碑志的真实性采用了一概否定的态度,我们认为这种一概否定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从现存史籍看,中原华夏民族与西域漠北兄弟民族的交往,从上古三代已经开始,有《逸周书·商书·伊尹朝献》等文献记载为证。《逸周书·商书·伊尹朝献》中记载,伊尹受商汤之命,制订“四方献令”,规定四周方国朝贡时应献之方物,这些方国涉及西域昆仑、狗国、鬼亲等九国,北方崆峒、大夏、莎车、月氏、匈奴、楼烦等十三方国。到唐代,中原人与西域人交往经历已经超过两千年,唐王朝设置的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直至葱岭以西,康居国中出现由中原地区迁居过去的人,有什么奇怪呢?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通讯》2011年第五卷刊载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报告《新疆古代人群的来源:颅骨测量学和古DNA研究》称:“通过对新疆古代人骨测量学研究和古DNA多态性研究都表明,新疆古代人群从青铜时代早期起,就是东西方混合群体,多元文明、多元文化和多种族群体聚居繁衍的基本格局在新疆一直延续至今。”科学研究也证明史籍记载的准确性。至少从夏末开始,中原地区的人已开始进入新疆。到西周、东周、秦汉时代,如果有康叔的后代进入新疆,难道会成为不可能的特例吗?况且,康智、康续去世的时间距“安史之乱”发生还有60多年甚至近100年,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说他们因外部压力而改变了自己的祖根和姓氏,不是太主观了吗?持这种说法的人能举出古代典籍中的证据吗?要知道,数典忘祖历来为中国人所不齿,况且,从当时的生存环境看,他们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也没有改变自己种族和姓氏的必要。再者,唐代统治者起自关陇集团,本身就有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基因。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府兵八柱国大将军之一,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五世孙,祖居陇西成纪。李渊父为李昺,母独孤毗罗是北周鲜卑贵族独孤信之女。李渊皇后窦氏,北周大将窦毅之女,窦毅妻子是周武帝姊襄阳公主,姓宇文氏。唐太宗皇后为长孙氏,长孙氏是鲜卑族拓跋氏的分支。唐朝国君祖上起自西部,且累世与少数民族联姻,王室本身就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他们怎么会不分曲直地排斥来自西部的人呢?再说,朝廷对参与“安史之乱”并犯有严重罪行的人进行惩戒和清理是一种必然的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特意针对哪一个少数民族将领。相反,由于李唐王朝兴起于西部,本身具有少数民族基因,因此,唐朝禁军中的很多将领都是少数民族,“安史之乱”后整个格局未变,建议持这种观点的人仔细读读《旧唐书》和《新唐书》,就明白当时的事实了。总之,来自康居国和康国的康姓是康氏大家庭中十分重要的成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是凭主观好恶匆忙的提出各种结论。

佛学东渐也为康居和康国人播迁内地提供了机会,因为康居和康国是佛学东渐的重要媒介,出现的名僧很多。从史料上看,最早来到中原传播佛教的康居僧人是康巨和康孟祥。

康巨,东汉末年著名僧人,康居人。东汉灵帝、献帝时来到中原,他在都城洛阳译出《问地狱事经》一卷。

康孟祥,东汉末年著名高僧,康居人。东汉灵帝、献帝时,他在洛阳译出《中本起经》2卷,《修行本起经》2卷。他译出的佛经曾受到著名高僧道安的高度称赞。

康僧会,三国时期著名高僧,康居国人,世居天竺。本名会,皈依佛门后,取名僧会。康僧会于公元247年从交趾到吴都建业,译经传教。吴国为他修建的建初寺,是吴国的第一座佛寺。康僧会是佛、儒、道兼通的人,来到中原后弘扬佛法,广结善缘。关于康僧会在吴国译经情况,梁代《高僧传》卷一记载:“会于建初寺译出众经,所谓《阿难念弥》、《镜面王》、《梵皇经》等,又出《小品》及《六度集》、《杂譬喻》等,并妙得经体,文义允正。”

康僧铠,康居人,著名高僧。嘉平(魏齐王曹芳年号,公元249—254年)末年到魏都洛阳,译出《在家出家菩萨戒经》一卷,又翻译出宣传西方佛教净土的《无量寿经》二卷。

康僧渊,晋朝著名高僧,祖籍西域,生于长安,通晓汉语,诵大乘佛教经典《放光般若经》、《道行般若经》。东晋成帝时,与高僧康法畅、支敏度等人渡江南下。初不为人所知,后与大臣殷浩、王导皆有交往。后于豫章(今南昌)城后数十里建佛寺,闲居研经修炼。

总体说来,隋唐以前,康姓的分布还是以北方为主,且呈点状分布,即河南、陕西、山东以及河西走廊一带较多,其它地方较少。但从汉代开始,各种身份的康姓人物已经逐渐向南、向东迁徙。至唐代康姓已经播迁全国,散居在今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山西、河北、安徽以及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康植等迁蜀

《三国志·蜀志》卷二十三《后主传》建兴五年条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氏、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从这处记载看,是一次集体迁徙入华。

 (作者:康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