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4月18日即将举办的康氏宗亲年度联谊大会、祭祖活动及文化苑主体建筑落成典礼,康氏文化苑建房工程自农历正月初九起全面复工,进入紧张的扫尾冲刺阶段。在康献堂会长的亲自督导下,各项工作紧锣密鼓推进,文化苑面貌焕然一新。
工程全面收尾,文化苑焕发新姿。近期施工重点围绕环境提升与文化内涵打造同步展开:
基础设施完善:完成建筑外细部处理、御道铺设、栏杆安装、月台通道台阶铺装,彰德门安装铜拉手,两尊大石狮威严地镇守在文化苑大门。
园林景观优化。大规模种植松柏、花卉等象征宗族精神的植物,营造肃穆典雅的祭祖环境。
文化核心构筑。始祖堂内康叔及南宫夫人、康伯懋塑像仪态端庄,八位配享贤卿典雅庄重,壁画绘制融合历史典故与艺术创作,生动展现康氏源流与文化传承。
会长驻守一线 夜以继日奋战保进度。春节过后,康献堂会长将办公地点移至工地,全程驻守指挥。3月1日就组织召开了年度联谊活动的筹备会议。面对工期紧、标准高的挑战,他带领施工团队,加班加点,罕见能有正点下班,常常加班后夜深了召开现场协调会,确保建筑精度与文化呈现双达标。“文化苑是全球康氏族人精神家园,必须经得起历史检验。”康献堂在检查塑像细节时强调。康叔祠塑像雕塑精心打磨;又将画好的壁画反复修改、完善;邀请滑县文化局韩局长等专家三进文化苑,探讨布展方案和拟写赋、记、颂、序、㨕联事宜;4月11日,在始祖堂10多米的高墙上悬挂牌匾,担心不稳固次日又买来长螺杆穿墙加固;
多元功能凸显打造文化地标。作为集宗亲联谊、祭祖追远、文化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康氏文化苑特别设计:
- 可容纳千人的祭祀广场
- 康氏迁徙文化长廊
- 康氏各地的家训
- 族谱文献数字化中心
目前,大典筹备组已启动嘉宾接待、仪式流程演练等工作。这座凝聚海内外康氏宗亲心血的文化地标,即将揭开面纱,成为连接古今、凝聚族谊的重要载体。
卫国文化苑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宗亲们的到来。
(作者:康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