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华夏康氏》摄制组赴丰镐遗址和周陵寻根

浏览: 次 日期:2013-12-27

2013年12月9日至12日,由康献堂会长和逵富太顾问带队,总会和南阳电视台一行9人到陕西寻根,并拍摄电视专题片《华夏康氏》,参观考察了丰京遗址、镐京遗址、周原遗址等地。

丰镐遗址是我国西周王朝的都城旧址,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沣河中游两岸。文王晚年,为了灭商,把周的势力和重点向东扩张,把周国都城从岐山迁到沣河西岸建立丰京,攻下崇城后又在东岸建立镐京,灭商建立周朝后,以丰镐为都城,丰京是周族祭祖的地方,镐京是周王处理政务的地方。丰京遗址位于沣河西岸的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大原村、曹家寨、新旺村、冯村一带,镐京遗址位于沣河东岸的落水村、泉北村、花园村、普渡村、斗门镇、白家庄一带,丰京南北、东西各有十里长,镐京南北、东西也各有十里长,两个京城的面积基本相同。

在镐京,文王、武王在都城的郊野上,修建了一处供帝王冶游的场所即“三灵”:一是筑高台为“灵台”,有三层、两丈高,现立有“周文王灵台”的石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灵台的功能,据各种史料记载,是一个集观察天候、制定律历、施教于民、动员战争、占卜大事、庆祝大典、会盟诸侯等的一个多功用场所。后在古灵台上修建了平等寺,寺内建有文王殿。古文王殿近年来经过整修后,面貌一新。如今的文王殿,青砖蓝瓦,雕梁画栋,石阶雄狮,周文王塑像端坐于将台以上,四周壁画分别描绘着“文王演易”、“灵沼瑞莲”、“渭水访贤”、“教民稼穑”等人们熟知的故事轶文。二是“灵沼”,即在原沼泽地上凿池,并引注沣河水以形成长流之水域,养鱼、龟等水产,方圆有八里至十里。三是“灵囿”,是放养珍禽和兽类的地方,文王允许百姓进入灵囿打猎、挖野菜。这些是中国初期形成的帝王园林。

    现在,在沣河西岸的马王镇张家坡村附近,建有一处车马坑遗址展览馆。沣西车马坑是西周初年贵族墓葬的车马殉葬坑,坑内埋葬着两辆车(一辆为战车或兵车,另一辆为生活坐车或轺车)、六匹马和一个殉葬人。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周车马坑遗存,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据传董村是西周康氏宗庙遗址。

在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的周陵陵园内,参观了周文王陵、周武王陵等。周文王陵类似山丘,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立有四丈高的“周文王陵”碑。在周文王陵的正北处是周武王陵,为圆锥形大陵丘,陵前立有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手书的“周武王陵”碑。不远处还有两个陵:一个是周公旦陵,一个是姜子牙陵。据说在周文王陵前边还有周成王陵。其陵墓布局构成了咸阳北原上陵群中“背子抱孙”的罕见胜迹。

周陵陵园呈长方形,分为内外园,内园南北长756米,东西宽270米,整个陵园松柏环绕,郁郁葱葱,陵园以西2000多株古柏,有“周陵蓊郁”的美誉。陵园里的大殿内敬有高大肃穆的周文王神像,殿前有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所种植的两棵大柏树,还有木牌坊、献殿、配殿,过廊里保存着历代完整的碑石,大多为祭告之文。在园内还建有周陵博物馆。周陵于1956年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考察后,大家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浮想联翩,思古怀祖,脑海里一直在想象着周文王、周武王等先祖和丰镐二京的光辉形象,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先祖的崇敬之情。虽然丰京、镐京现已湮没于萋萋芳草之中,看不到古城的遗迹,但她作为周朝初期的都城,作为康氏先人创建基业的象征,却永久地、深深地铭刻在华夏康氏族人的心中。

 

周武王陵  
  周文王陵   斗门镇     文王殿壁画   文王殿壁画

文王殿壁画  
文王殿壁画         丰镐遗址车马坑       车马坑简介  
车马坑遗址展览馆       车马坑遗址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