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攻坚克难稳步推进精心打造千秋工程 ——康献堂会长文化苑工地考察随记

浏览: 次 日期:2022-01-18

冬天的太阳,无言却温暖。

2021年1219日下午1时,我们一行三人陪同康氏文化研究会康献堂会长从南阳驱车出发,前往鹤壁市淇县。一路未敢停顿,到达淇县天色已晚。

翌日上午840,我们乘车来到位于淇县灵山镇朝阳山上的古卫国康氏文化苑。献堂会长一下车,就和迎接他的工程师、管理员康永坤一起走向建筑工地。当他来到彰德门前,看到地面上洒落的一片石灰时,随即从旁边拿起一把铁铣,把洒落在地上的白灰铲放到灰车中。他对装灰的工人说,这都是钱买回来的,落灰也要清理干净,利用上。之后,他又把散落在路边的一片片麻捻捡起来,丢到一旁的麻袋里。10时,献堂会长登上脚手架,来到彰德门右侧接待室的前后房坡,观察两面房坡筒瓦的合拢作业;他一边热情地向工人们打招,他一边俯下身去检查泥灰的用量、筒瓦的安放坡度、瓦垅间距和同层水平,向工人反复强调泥灰合理运用的重要性。

趁献堂会长同李工交谈之际,笔者登高望远,不禁由衷赞叹:今年514日,借全国康氏宗亲联谊会召开之机,在苑区只看到康叔祠、和集堂、卫君堂、思源堂己完成主体建筑,八大馆主体框架完成了七个。眼下,由近远:彰德门房坡灰背已经完成,两边飞拱和左右配房(景区管理办公室已经由银灰色琉璃瓦覆顶;和集堂,金黄色的灰背上一根根木椽排列整齐;卫君堂,堂前月台护墙正在浇筑;思源堂,月台台面基本平整到位,正着手外墙护砌;苑区最高处的康叔祠,堂坡已经披上灰背,堂前各项设置基本完成,祠前月台、台前九级石阶基础及汉白玉栏杆己经就位,祠堂两侧两座四合小院中的研究会办公、康氏书画院,已经琉璃瓦覆盖;三堂一祠前面两侧的八个展馆,工人们正在分头安装重檐斗拱……如此大的变化,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风樯阵马。

1120分,献堂会长来到彰德门飞椽房坡上检查房顶垂脊施作业,他一边指导泥瓦工打泥灰埔瓦,一边指挥上方房顶上的测量员如何确保主脊和重脊的一条线水平;当他发现彰德门飞檐脊琉璃兽与左配房脊兽水平相差三公分时,立即让工人纠正。他嘱咐工程师:“关键的地方,你一定要严格要求工人精细操作,要亲临现场,不能出现一点偏差!12点多,他们二人走下脚手架,走向职工食堂,边走边向工询问各个馆的木材配备、急用木件加工情况。

中午大锅菜配米饭,我们和职工同餐。吃饭时,献堂会长笑着说:上次我在这儿住了13天,体重胖了2斤,我这个泥瓦匠和同行兄弟们聚在一起就格外开心。28岁的滑县工人小王,私下给我说:你们老板,没个老板的架子。我也和会长一样,15岁就拿着瓦刀上房了。十多年干过多少工程,见过多少有钱的老板,人家是到工地指手划脚,你们会长是亲自持刀干,还给我们传授技术。小伙子叹了叹气说:“可惜会长不收徒弟了,要么我一定会投门拜师。一个上午,跟随献堂会长登过架、上过房、进过木工房,他每到一处,工人们都会热情地打招呼:会长来了”“老兄来了。都会放慢手下的活儿,给他打个招呼说上几句话,而不是装出一副卖力干活儿的样儿给他看。

饭后,献堂会长同工来到工程办公室,听取了工和李工分别就工程所用钢材、木材的材料搭配和利用、工地各班组任务落实等工作汇报。他听后对两位工程师说:就是一节钢筋棍一节木料头,能利用的都要用上。这里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是我们宗亲的血汗钱。浪费就是犯罪。

下午110分,献堂会长在工和管理员康永坤的陪同下,走进彰德门前的一片枣树林地,测绘人员架着测绘仪器、标杆和木桩正在林子中间工作。会长手指着眼前的林地和不远处的一片麦地告诉我:以下面的电线杆往上,到我们站的这一片,就是规划中的停车场和广场。广场上主要配套建筑有大牌坊、影壁、孟侯台、文化长廊和明德河。我们目前着手的工作,就是实地测量、给每座建筑物精确定位,为下步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340,献堂会长走出林地,又和工走上彰德门左侧的脚手架。

左侧苑区接待室简瓦安装已经结束,几个工人正在房坡上逐垅复查、补灰压缝。献堂会长对正在清扫瓦面落灰的工人要求:每片瓦上残留的灰迹都要擦试干净,远看没污迹,近看也要一样!此时,会长的电话响了,这是事前与镇政府有关领导约定好,协商一个水渠的的排放问题。

会见结束,夕阳已经西下,落日的余辉洒在朝阳山上。献堂会长再次登上脚手架,下身子,察看工人清扫过的接待室房瓦,并向工人传授房椽滴水瓦安装的合理技法。随后,他打电话给石工和李工,说晚上叫上各施工队的班组长,用车拉到县城去,我请兄弟们吃个饭,开个座谈会,让大家畅所欲言,对施工和管理中存在问题有什么意见了都提出来。

744分,我随同献堂会长下山,来到工程办公室门前,借着灯光,我看到他上衣后背上的灰迹、半个裤腿上和皮鞋上的尘土,心头一阵颤动……他伸出一只手,让坐在旁边的张经理看,是不是扎了刺?张经理看后说:是,断里面了,回去得找针挑。

黑了下来。献堂会长的车在前,随后是班组长们的车,驶往淇县县城。因车辆限号,我和黄师傅8时后开车进城。在街上一家小吃店吃过晚饭就进了酒店房间,而忙碌了一天的献堂会长,此刻正在同施工队的班组长们交谈……

翌日,冬至。在酒店吃过早餐,就同献堂会长同车出发了。在县城买了近千元的猪肉和四百多元的香烟后,车子直达朝阳山。840,献堂会长来到和集堂前,向正在那里施工的工人们表达节日的问侯,亲手送猪肉和香烟,他说:今天是冬至节。俗话说,冬至大如年。我今天给大伙送点肉,送点烟,向兄弟们表示一下问侯。他转过身,对一旁的工地负责人说,老习俗,冬至吃水饺,安排一下,让他们像在家里一样,吃上饺子。说罢,又同李一起,登上彰德门的脚手架。

笔者随康永坤来到思源堂前,当看到堂南角透露出一小部分基础时,问他:“这是不是夏天洪水冲出来的?永坤说:咱脚站的地方,冲了一条大沟,这是回填的土。7月份那场大雨,文化苑区几个地方冲成几条大沟壑,回填了300多方土,都是一车一车从山下买土运上来的,搞了一个多月。

他带我来到康氏文化研究会办公室前,看到一台钩机正在靠近外围墙的地方回土。走近一看,这个斜坡地带宽、高约4丈,长达20多丈,全部是用土填起来的。如此大的土方工程,己经搞了几个月。拉土填土,并非难题,难的是施工不能应时进行。永坤说:这项工程看着容易做着难。今天上半年,环保局三天两头来人检查,人来停,人走干,白天不让干,就晚上加班干,仅买土工布就花了3万多元。后经献堂会长同有关领导协商,这几个月环保来人次数少了。

我们顺着进士馆后刚洒过水的路返回,见献堂会长和工正从彰德门的脚手架走下来,时间是1207。他们两个人一个上午都没离开彰德门房顶施工现场。

午饭。献堂会长我们六个人,一共吃了25元的水饺。

1240分,献堂会长和工走进工程办公室。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张建筑物设计图纸,他们审核的是孟侯台、明德河和沿河神像柱设计图。献堂会长告诉我:这些原始设计并不是一不变的,随着工程的不断进展,设计方案中也会显露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出现一些偏差和细微漏洞,比如一些建筑物的方位。这些问题,我们都要尽早发现,尽早调整。227,会长和工走出办公室,又一次来到围栏外的那片枣树林。会长站在林子中间,说:这个位置,就是孟侯台的的定位。”他们两人大约在林中转了一个小时,才返回彰德门施工现场。

天空,阳光开始暗淡,一团团阴云,缓缓朝着朝阳山来;风,抖动着指挥部前旗杆上的旗帜啪啪作响。脚手架上的献堂会长和工,一前一后的用手拉上棉袄的拉链,几个年轻工人们叫了几声:好冷,好冷!”庆幸的是,我从南阳出发时特意换上一件加厚的棉袄。献堂会长一手拿着钢丝球,一手拿着一团湿布,洗擦着房檩边筒瓦上的泥迹。我走近工,问他:上一次会长来这儿多少天?他随口说:13天。并小声对我说:今年,康会长每个月到文化苑都是三次以上。我50多岁的人了,管理过的建筑工程不计其数,没见过像他这样要求这么严的。昨天下午你亲眼看到的,一个脊兽安装后垂直度有不足3公分的误差,就让我亲手纠正。这个时侯,工人小王看到会长一直在咳嗽,就走上去劝他:会长,您歇一会儿,让我来干。小王接过钢丝球,笑了笑,显得不好意思地问献堂会长:70多岁的人了,有钱不坐享清福,为啥还花钱出力做这事?会长听后,哈哈一笑,反问小王:我们不花钱办这事,你咋挣钱哩?之后,他严肃地说:人人都想着挣钱,挣钱干啥?挣钱就是花的。有钱了,花钱要花在正地方。这话,我是第二次听他说去年1019日下午,我陪同他从郑州七里河联谊返回途中,他就给我这么说的。

天已傍晚,冷风嗖嗖。我随着十几个工人走下脚手架,看到几个年轻人手都没洗、朝着工房跑去。我冻得把两只手揣进衣袖里,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等到会长和工下来。

天色黑。我站在脚手架下方,看着彰德门重拱飞檐上的献堂会长和工,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拿出手机,打开夜景设置,拍下一张依稀可见两个人身影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大约2分钟,我的手机响了,是会长的外甥女培红来电:甫舅。我大舅还没下山……”声音是哽咽的,我听不下去,更无言回答,便挂断了电话。

晚上840。我看着石工走下房后,看着献堂会长脸朝着房坡慢慢爬下房坡,下脚手架时,双只手抓着两边的铜管,双脚交替打摸着往下下。我走到脚手架下,问他:我用手机灯光给照明?他说:闪眼。我慢慢下。

离开工地,我跟在他身后回指挥部。路上,我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句:“您这么大岁数了,操这份心、受这份罪。几分钟后,他才回了一句:文化苑建好,给宗亲们一个交待后,我啥心都不再操了。

晚饭还是大锅菜。回到淇县,9点多钟。献堂会长忽然想到:每天晚上要用的胰岛素针头没有了。这个时间,街上的药店已经关门

天气晴冷。850,我们同献堂会长同车到达文化苑区,工正带领几名测绘人员在围栏前测量,李世双站在路边等侯献堂会长。他一下车,李工就迎上去汇报工地木材使用及配备情况。献堂会长听后要求:要合理利用,严格选材,长短料必须搭配好。给木工班组长讲清楚,一旦发现毁料、浪费木材的现象,就依照合同规定进行处罚。随后,献堂会长叫上工,同李工一道巡查各个施工班组。

他们首先来到木材存放场。李工详细介绍了不同长度、粗细、品类的库存数量和八大馆所需工件的加工配备情况,听取了木工班对截留木头如何再利用的计划。献堂会长听后说:土木建筑性质不同、要求一样。完整的、半头的砖瓦都有不同的用场。一砖一瓦,一截木头能用的都要用上,不能浪费。

他们来到白灰场。一台钩机正在平整水池旁一块场地,准备堆放石灰。献堂会长看了看池中的熟灰存量,让工走过去示意钩机师傅停车。他让钩机师傅先把临池的一堆石灰推进池中,再让进场的石灰车把灰卸在原址。这样,节省了工时,也避免浪费。他们来到和集堂月台上。几个工人正在用混凝土浇灌外围墙基。献堂会长看到混凝土的工人操作马虎、水泥石块比例有误,就走下月台,亲自操作。站在一的负责人见此,训斥工人,献堂会长就严肃地对他讲:工人们不会干的活儿,你要示范教他们如何做。你要学会用人,要想手下有几个能工巧匠,光靠强硬的管理办法不行。 

随后,他们朝彰德门施工现场走去。

1103,献堂会长又同工一道,登上了彰德门前的脚手架。

午饭是米饭配大锅菜。端着碗,我又想到昨天晚上停电,管理员康永坤把手电筒放在灶台上照明。吃饭时来电,当张经理把勺子伸进菜盆中给献堂会长碗里放菜时,一勺子抖出来一团擦碗的抹布。几个人大笑,献堂会长风趣地说:以为这菜里放了一个大卤料包无奈,五个人凑合着吃了小半盆剩菜。在文化苑工地两天,有几个朋友发私信问我:你在那儿是不是跟着你们老总吃小灶? 我说是正确地说是小盆。

144分。献堂会长在张工的陪同下,会见外来承包木工作业的负责人张吉中,会谈的主要内容是苑区八大馆所用木件后期加工承包问题。会谈期间,献堂会长明确指出:我们的所有工程,用人的标准是优中选优。我们不看人,只看过硬的质量。好的技术工程队我们留用,不好的就淘汰。

年终岁尾。献堂会长这淇县之行,不单纯考虑的是年内文化苑区在建项目的进展问题,更着重于及早动手、逐项落实,做明年开春后的建设准备。

下午255分,献堂会长离开文化苑,乘车返回南阳。

    (作者:康先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