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献堂会长在台灣中華康氏宗親會成立一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致詞

浏览: 次 日期:2014-01-19

尊敬的各位宗长、各位宗亲、大家好!

  在2014年开元之际,华夏康氏儿女迎来了台湾中华康氏宗亲会成立一周年的喜庆日子,值此盛典,我也有机会再次相聚在宝岛,共同庆贺台湾中华康氏宗亲会的生日,我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无上的荣幸。

  在此,我代表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向台湾中华康氏宗亲会成立一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献上最诚挚的祝福,祝台湾中华康氏宗亲会前程似锦,越办越好。 

  光阴荏苒,转眼间一年过去。2013年的今天还历历在目,宗亲们的欢声笑语还萦绕在耳畔。但台湾中华康氏宗亲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的走过了光辉的365天的里程

  一年来,宗亲遵循新确立的宣扬祖德、敬宗睦祖、加强交流、增进族谊的办会宗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充分的体现了宗亲会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3年7月6日-7日,我同北京大学的同学赴台湾学习期间,得到义胜、秀凤、明渊、美纯、保延、淳菁、英山、明吉、飞西、木祥、木在、卜文、平和等宗亲的热情接待。

    更有幸的是让我见到了我们康家为之骄傲的陆军中将景文宗长,所到之处,都感到浓浓的血缘亲情,充分的体现了天下康姓一家亲的温暖,景文宗长还赠送给我他所写的《海天萍踪》一书。这充分的说明了景文宗长不仅仅是一员武将,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儒将,我们大陆康氏宗亲为我们康家有这样一位将军感到光荣和骄傲,也为该书中激昂的炎黄赤子情怀所感动。    

    6月16日,秀凤、明渊、淳菁代表宝岛台湾康氏宗亲参加的福建省海峡两岸百姓论坛交流大会和卜文宗亲的大陆湖南之行,都深深的感受到血脉相连的宗亲情谊,并饱含深情地写下了《感谢冥冥之中祖先的引领—康氏情缘回忆录》一文。

    同时,台湾中华康氏宗亲会一年来的规范管理和严谨的作风,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大陆各地的康氏文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一切我都会借《康氏文化》广泛的进行传播以增进全球宗亲间的了解和联谊。可以说作为台湾中华康氏宗亲会的开创之年,是成功的一年,是大有作为硕果累累值得自豪和庆贺的一年。

    《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一年的成功,昭示台湾中华康氏宗亲会一定能不断地创造新的辉煌!

   各位宗长,各位宗亲:木本水源,人同此心,台湾不是也有“食果子拜树头”的谚语吗?哪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

   2012年10月4日,谢长廷访问大陆时特意赴祖籍地福建省东山县铜铂村祭祖;2013年9月19日,连战偕家人从海峡彼岸直抵湖北省广水市寻根问祖;身为美国驻华大使的骆家辉,也曾于2011年11月4日回祖籍地广东台山市水步镇长塘吉龙村祭祖……康氏儿女同样对先祖怀有深深的敬畏。

   我们的根在大陆,始祖功德光耀中华,值得康姓人骄傲。史籍记载,始祖康叔开创了“和集其民,民大悦”的治卫功业,得成王“举康叔为周司寇,赐卫宝祭器,以彰有德”的嘉奖,其德政传统深入卫人之心,赢得“卫多君子”的赞誉。可以说,卫国国嗣得存834年29代,传44君,成为周之最后一个绝祀的诸侯国,就是根于这种深入卫人之心的德政传统。

   直到汉武帝封康叔后裔周子南君“以奉周祀”时,亦出于“思周德”而为之。康叔开创的深入卫人之心的德政传统,也必然沉积为一种文化精神而流淌在历代康氏子孙的血脉之中,凝成生生不息世代传承的康氏文化的要义和精髓:倡导崇德尚善,祈望和谐安定。这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体现了人本诉求,共谋两岸人民福祉的时代潮流!

   因此,我们成立宗亲会,开展康氏文化研究,敬宗法祖,加强联谊,最根本的就是要大力弘扬康氏文化的基本精神,彰显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特有色彩,更好地发挥其促进社会和谐和民族复兴的积极作用!我们生逢太平盛世,理当做好这篇大文章。只有这样,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无愧于先祖,无悔于后昆。

   各位宗长、宗亲!公历2014年已开元,农历甲午马年也即将到来。马,《易》中是干卦的象征物。干卦之德是“健”,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岂不也在警醒和激励每一位族人,马年要大有作为,马年当大展宏图?因此,我满怀信心地期待着台湾中华康氏宗亲会,新年一定会有新规划新举措,一定能带领台湾宗亲取得康氏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新突破!也真诚地盼望着更多的台湾宗亲回大陆寻亲联谊、考察访问、投资创业,大陆宗亲定当尽其所能,鼎力支持!

  最后,我愿藉此机会,向各位、向台湾宗亲拜个早年,祝大家马年幸福!阖家欢乐!心想事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