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康旭和为救被劫群众,徒手与持枪歹徒搏斗,事件之后,康旭和登上了荧屏,登上了报纸,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蔡宁分别亲自接见并对他的事迹做出重要批示。
日前,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主办,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承办的“学雷锋·在行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表彰活动在濮阳市举行,康旭和作为中国好人榜“身边好人”登台接受表彰。
一个为了保全群众安全可以忘我牺牲的检察官,他的背后还有没有故事?
跨省救驴友
“康旭和救人的事不是偶然的,以前他还冒险救出了被困峡谷的几名‘驴友’。“讲述这个故事的是新野县户外救援队队长常征先。
2010年7月,我市的几名登山爱好者相约去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深山里穿越,恰逢下了三天三夜的暴雨,暴涨的河水淹没峡谷底部,6名驴友也在大雨中失踪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康旭和便邀上新野县户外救援队队长常征先等人,带齐了救援装备,驾驶一辆越野车向南漳县赶去。
救人途中,康旭和不停地与襄阳、谷城、南漳等地的驴友联系,并制订救援方案……搜寻一天后,丝毫没有失踪人员迹象,而此时的雨却越下越大,救援队员朱林也在搜救的过程中摔伤了头部。其他不少救援队都退了下来,也有人劝康旭和这一支救援队放弃寻找,但是康旭和没有同意。
救援第二天,康旭和找来当地老乡,了解山林、河流以及危险路段的分布情况。此时,卫星定位图也绘制出来了,根据显示,这几名受困人员很可能在一个通往陈家老屋的河流瀑布上躲避山洪。于是,康旭和又拉上几名搜救队员钻进了雨中。终于,他们在陈家老屋的悬崖边上发现了6名驴友,并把他们接了出来。
山村卖蜂蜜
“四年以来,康旭和都在默默地帮助西峡的一户农家。”驴友水云天在旅行日记《情系三里壕》中,讲述了康旭和替一位贫困妇女卖蜂蜜以帮她渡过难关的故事。
12月15日,记者来到西峡太平镇三里壕村,找到了《情系三里壕》中所描述的那户农家,表明是想来买点蜂蜜。女主人忙放下手头的活,把一行人迎进了屋里。
交谈中,女主人说她的丈夫去世了,留下多病的她和3个孩子。2008年,康旭和知道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便号召几个朋友捐钱资助他们,但是被倔强的女主人拒绝了,康旭和又提出每年帮助她卖蜂蜜,女主人这才答应接受帮忙。打那以后,康旭和每年都联系南阳的朋友去她家购买蜂蜜,每年能帮她增加收入一万多元。女主人说:“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大女儿已上初中了,两个小的学习也都不错。”
热心助孤儿
“康旭和为人率直热心、和善实在,遇事有爱心,经他帮助的孤儿两只手都数不过来。”新野县妇联、教育局的同志介绍说,康旭和是新野县第一批“代理妈妈”志愿者,十多年来他帮助过的十五个失去双亲的农村孩子顺利升入初中、高中。
“山里的孩子不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康旭和很心痛,扩大帮扶群体能让他心里舒服一些。”驴友田建立说,康旭和喜欢旅游,他经常利用节假日机会“下基层”,把游玩当成暗访,遇到贫困家庭的孩子,就想办法来帮助他们。
一次,康旭和与同行的驴友来到南召县深山中的一个无路、无电、无车的“三无”村子,散落在山中的五六户人家还点着煤油灯,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临走时,康旭和为每家都留下了100元钱。回到家中,他又买来衣服被子和学习用品,并亲自送到孩子们的手中。
此后几年,康旭和更是利用节假日,号召“驴友”们走进大山,每次他都买很多的新书本、新书包,并给孩子们一些钱作为学习之用。
注:“驴友”是国内对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称呼。“驴友”特指参加自助旅行、一般性探险、爬山、穿越等爱好者,来源于“旅”友和“绿”友的谐音。“
(《中华康氏网》转载2012年12月20日《南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