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宛南康庄举行盛大的清明祭祖活动

浏览: 次 日期:2009-04-14

     农历已丑年的桃月,麦苗青青,油菜花黄,大地呈现出盎然生机,宛南康庄的康氏族人举行了建牌坊、建碑亭和立祖碑等隆重的祭祀活动。
     数百名族人参加,数千名群众观看。南阳康氏研究会会长康献堂、副会长康丽、康臣及宛城、卧龙、新野、舞阳、南召、方城、社旗、镇平、泌阳、西峡和市直等县市分会的会长及康氏族人代表三十余人也参加了祭祀仪式。
     威风锣鼓敲起来,敲出了康氏人的风采。不论是在康庄村内,或者是行进在墓园内的路上,由身穿鲜艳彩服,三十多名年轻小伙子和姑娘组成的锣鼓队颇引人注目。围观群众议论纷纷,都说这种场面前所未见,闻所未闻,康氏人的举动让他们大开了眼界。
     康氏祖茔地坐落在小王城岗村东,占地1.34亩。这是一片肃穆的土地,围墙外是茵茵麦毯;数十棵翠柏植于墓园,耸起森森浓绿。两三丈高的石碑坊,用清一色的蒲山大理石砌成。大门上的槛联是:“翠柏苍松先祖仁德施万代,清风明月后代英贤奉千秋。”小门上的槛联是:“百代孝慈高仰止,万年支流永相传。”牌坊上那飘逸生动的云纹图案,那活灵活现的十只石狮,给人以艺术的想像力,顿生溯源之情和尊祖之念。
宛南康庄康氏的始迁祖康仲才、二世祖康安之墓,原葬在十里铺火星阁旁。上世纪文革期间,坟墓被平,墓碑丢失,多方寻找没有音讯。为了使后世子孙铭记先祖恩德,祭祀有场所。康庄成立了族人理事会,集资33.5万元(献堂一人捐29万余元),置地建牌坊建碑亭,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为始祖、二世祖及四世祖、五世祖、六世祖立碑。始祖碑的对联是:“祖功宗德,千秋常祀典;子孝孙贤,万古绍书香。”
千秋亭为墓园内的主要建筑,取自流芳百世,千秋不朽之意。亭用大理石砌就,攒尖顶,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呈现出古朴庄重之像。亭内的石碑上,镌刻着《宛南康庄康氏重修祖茔碑记》,碑后是此次活动的捐款人名单。
      四月四日上午十一时许,祭祀仪式开始。随着鞭炮声、唢呐声的响起,威风锣鼓再度震撼人们的心田。园内奠云聚,后裔哀思生。按照主持人的安排,先是上三牲祭礼,献花篮,康庄族人向来宾鞠躬致礼。接着,由康献堂会长致祭词,新野县分会会长康其祥、研究会代表、族人代表分别发了言。尔后,五代族人代表分别为碑亭、始祖、二世祖、三世祖、四世祖、五世祖、六世祖墓揭碑、上高香。在催人泪下的唢呐声中,五代人分别向祖茔行了叩拜礼,表达各自的敬祖之情和悼念之心。
      方城县代表康锛目睹此情景,赋诗一首:
         清明时节雾,康氏族人祭祖灵。
        忠魂已上九重天,厚德孝行实可颂。
     仪式结束后,在康庄村内请驻马店豫剧团表演了文艺节目,数千人到场观看。晚上燃放烟火,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