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今地名

大同市阳高县的由来及地域变迁

浏览: 次 日期:2020-01-07
阳高县是山西省大同市下辖县,西汉置高柳县,金改名白登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称现名。阳高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与浑源、广灵为界,西与云州区毗邻,东与天镇县、河北阳原接壤,总面积1678平方公里。 2009年,在离阳高县城1.5公里处的龙泉镇李官屯村附近发现了高柳县遗址。高柳县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20米,分布面积62万平方米,属汉代文化遗存。  2010年阳高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56146万元,比2009年增长23.7%。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4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阳高县退出贫困县。 

建制沿革

西汉置高柳县,属代郡,为西部都尉治。 东汉末代郡来治,县遂废。 晋复置,仍称高柳。 北魏永熙年于县置高柳郡。 北齐时郡县俱废。 辽置长青县,属大同府。 金大定七年(1167)改名白登县,以白登河流贯其间,故名。 元至元二年(1265)废白登县为镇,入大同县。寻复置县,属大同路。 明洪武初县废,故治在阳高县南二十五里白登村。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阳和卫,属山西行都指挥使司。 宣德元年(1426)徙高山卫来此同治,属大同府。嘉靖二十六年(1547)设大同东路。 清初改阳和卫为阳高卫,属大同府。 顺治六年(1649)大同府来治(八年复还故治)。 雍正三年(1725)改为阳高县,属大同府。   抗日战争时期在阳高县南部山区建立了阳高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察冀边区。 1948年阳高县解放。 1949年1月归察哈尔省雁北专署。 1952年10月,复归晋,仍属雁北。 1993年7月,地市合并,雁北并入大同市,阳高随之为大同市属县至今。 2000年,根据国务院精神,进行撤乡并镇,阳高县设置7镇6乡。   2001年,城关镇、孙仁堡乡合并设立龙泉镇;罗文皂镇、太平堡乡合并设立罗文皂镇;王官屯镇、朱家窑头乡合并设立王官屯镇;大白登镇、潘寺乡合并设立大白登镇;古城镇、下神峪乡合并设立古城镇;狮子屯乡、后营乡合并设立狮子屯乡;下深井乡、张官屯乡合并设立下深井乡。   2018年1月,马家皂乡划归天镇县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2月,阳高县下辖7个镇、5个乡,分别为龙泉镇王官屯镇大白登镇罗文皂镇古城镇东小村镇友宰镇长城乡北徐屯乡下深井乡狮子屯乡鳌石乡,共256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