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康氏要闻

中华康氏2025年宗亲联谊会隆重召开

浏览: 次 日期:2025-05-21

4月19日,中华康氏2025年宗亲联谊会在鹤壁淇县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康氏宗亲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卫国康氏文化苑建设工程顺利竣工,回顾文化研究会十五年来的奋进历程,畅叙亲情、交流经验,并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康氏文化传承与创新展开深入探讨,共谋未来发展新思路。

鹤壁市政协原主席、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总顾问张俊成,淇县政协主席苏玉新、淇县政协原主席张相超、淇县政协副主席李振宇出席会议。

康献堂、康德成、康东均、康荣平、康绍华、康放心、康辉宣、康跃华、康凯等在主席台前排就座。会议由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康新学主持,康献堂会长作主旨报告,全面回顾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十五年发展历程,擘画新阶段发展蓝图。

会前,全体康氏宗亲庄严肃立,面向始祖康叔像三鞠躬,深切表达对始祖的敬仰与缅怀之情。随后,宗亲们齐声高唱《中华康氏之歌》,激昂的旋律在会场回荡,唱出了康氏族人血脉相连的亲情与团结奋进的精神。

淇县政协主席苏玉新首先致辞。他代表淇县四大班子及全县人民,对联谊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对康氏宗亲的到来表示欢迎。苏玉新说,淇县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康氏文化根源地。他希望以此次联谊会为契机,搭建康氏宗亲与祖根地的情感桥梁,凝聚文化认同,深化合作交流。淇县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康氏文化研究和产业项目落地,让祖根地成为康氏宗亲的精神家园和创业热土。

鹤壁市政协原主席、康氏文化研究会总顾问张俊成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卫国康氏文化苑建设的艰辛历程。他说,卫国康氏文化苑从无到有的建设历程,凝聚着全体宗亲的智慧与心血,更彰显出三种值得永远传承的精神。

首先,文化苑的诞生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八年前,康献堂会长带领族人踏遍荒山野岭,在荆棘丛生的山坡上选定风水宝地。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康氏宗亲在献堂会长的带领下,积极捐献。我们见证过堆积如山的建材,目睹过昼夜不息的施工,正是这种甘于奉献、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让荒山化作占地两百亩的文化地标。

更令人动容的是康献堂会长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他年逾古稀仍亲力亲为,多次攀上屋脊与工人逐垄苫瓦,对不合规的工程坚决返工重建。从奠基到落成的2600多个日夜,他始终秉持“不留遗憾、打造精品”的理念,将每处飞檐斗拱都雕琢成艺术品。如今文化苑不仅是宗亲寻根之所,更成为年轻人婚礼取景的网红打卡地,这正是对建设者匠心的最好褒奖。

尤为可贵的是康氏全族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康献堂会长的感召下,海内外宗亲打破地域界限,以“有钱出钱、有技献技、有力出力”的方式凝聚合力。这种血脉相连的凝聚力,向全社会展现了康氏族人守望相助的精神风貌。

张俊成最后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卫国康氏文化苑不仅是一座承载祖先智慧的文化殿堂,更是一座激励后人奋发进取的精神丰碑,推动康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康献堂会长回顾了研究会15年的主要活动情况,与全体参会宗亲共同探讨了2025年及后续文化苑建设阶段的活动设想。

回顾过去15年,康会长满怀感慨。他说,2007年4月22日康氏文化研究会成立,起初活动范围主要在河南省内。随着宗亲联谊活动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顺应广大宗亲的要求,经过充分协商和积极筹备,2011年4月22日正式成立“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明确了研究会的具体任务和活动要求,推动康氏文化研究和宗亲联谊进入新的阶段。

在寻根溯源方面,康会长强调,康氏文化研究的核心就是寻根溯源,明白我们从哪里来、康姓人的始祖是谁、其后播迁繁衍的支系脉络如何等主要问题。研究会组织人力稽典籍、考文物、寻遗迹,经潜心研究、深入探析,明确认定:康姓人以“康”为氏,始于武王伐纣次年(前1045年)封其九弟姬封于康城,胙土命氏,姬封方称康叔封,康氏自此肇始,康叔是康姓人的始祖。康会长指出,天下康氏一家亲,康姓人都要敞开胸怀,源流汇融,共享“康”字美意,共奔“康”庄大道,共沐康姓先贤荣耀,一起续写当代康姓人赤诚报国的新篇章。

在文化苑建设方面,康会长满怀自豪地宣布,历经七年多攻坚克难,文化苑21座建设工程已全部竣工,这是康姓人虔诚敬祖的生动表达和同心勠力共创家族大业的最好见证。康会长强调,文化苑的建设不仅得到了康姓人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从2017年发出捐建号召以来,全球康氏宗亲踊跃响应,从中国大陆到宝岛台湾、港澳特区,从海外华侨到韩国信川康氏大宗会,捐建热潮不断涌起,少者几十元,多者几百万,几千万,表达的都是一份虔诚敬祖心意。

康会长还指出,文化苑的建设,是康氏家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晶。他特别感谢那些勇于担当积极认建的宗亲,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使得文化苑能够顺利建成。康会长强调,决定建苑,是大家的共识;推进建苑,赖大家的支持。建设工程全部竣工之际,他代表研究会向每一位为建苑做出无私奉献的宗亲及其家人,表示家族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在祭祖大典方面,康会长说,2023年,文化苑规模初现,研究会在始祖堂前成功举行了首次祭祖大典。经过两年的探索,康氏祭祖大典形成一套完善的流程,既秉承周礼古制,又融入现代元素,包括一套系统的祭祖大典流程、优秀的大典主持人、精干的礼生队伍、精选的祭祀礼服、现代化的音响和礼乐配备。这套祭祖礼仪,经过祭祖大典的淬炼,一定变得更加成熟、完善,可作为今后举行祭祖大典的参照而世代传承。

在布展工作方面,康献堂会长提到,研究会历经“十年磨一剑”的潜心钻研,结合文化苑“四堂一门八馆”的布局设计,对研究成果进行精心甄别、系统梳理与反复打磨,最终形成了近30万字的布展资料文本。为使布展设计更专业,研究会联系了西安远航展览装饰公司,秉持“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原则,邀请他们制定布展设计方案。经过多轮深入交流与反复修改,初步绘制出文化苑的布展蓝图。康会长特别强调,文化苑的展示内容主要涵盖卫国历史与康氏家风两大板块。目前,文化苑暂定名为“卫国康氏文化苑”,但最终名称还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一步斟酌确定。在布局上,八馆紧密辅助四堂,其陈列顺序依照展示内容的内在逻辑以及游客参观的行进路线进行合理规划。

康会长强调,2025年研究会的工作重点是完成卫国康氏文化苑的布展,尽早将其打造成一处文化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并向社会开放。他指出,文化苑内的21座仿古建筑已矗立完成,广场东延60米的土地规划、测量工作也已就绪,目前正处于土地审批阶段,一旦审批通过,广场建设将迅速启动并很快完工。随着布展和广场建设的加速推进,文化苑的全面竣工和开放指日可待。康会长呼吁全球康氏宗亲珍惜这最后的关键时机,积极捐款捐物,贡献智慧与力量,这不仅是对祖先的敬意,更是为子孙留下宝贵精神财富。他提醒大家,若错过此次机会,未来子孙可能因在功德碑上无名或捐献过少而遗憾,甚至遭受指责。他希望所有宗亲积极行动,参与这一伟大事业,共同见证文化苑的完美呈现,无愧于祖先,无愧于后人。

就研究会换届工作,康会长指出,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已走过15年历程,创始成员多已年逾古稀,人员更替势在必行。因此,做好换届交接让年轻一代接棒续力是今年必须稳步推进的重要任务。早在3月1日的各地负责人会上,各省代表已就换届构想达成共识:由各地推荐1-2名热心家族事业、有担当有作为的青年才俊作为新一届研究会候选人;同时成立换届运作小组协助完成今年各项重点工作。待明年祭祖大典和联谊会后,老一辈将正式交棒,由朝气蓬勃的新一代接续奋斗,推动康氏文化研究迈向新的高度。

康会长最后指出,2025年研究会的主要任务已经明确,希望全体宗亲一如既往地同心同德,把握文化苑全面竣工前的最后宝贵时机,广泛宣传发动,让更多康姓族人参与到捐建行动中来,共同投身家族大业,共享家族荣耀。他希望与会宗亲回去后,能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身边族人讲述亲眼所见的文化苑恢宏气势,亲身体验的祭祖大典庄严肃穆,传递建苑意义之深远、捐建时机之紧迫,并分享那些感人至深的奉献故事。用真实的体验、真挚的情感去打动人心,带动更多宗亲踊跃参与,像滚雪球一样汇聚力量,共同抓住这三千年一遇的历史机遇,为文化苑建设添砖加瓦,奉献敬祖诚意。

会上,部分宗亲代表积极发言。

康德成宗亲激动地表达了对文化苑建设成就的喜悦。他看到自己认建的彰德门及和集堂巍然屹立,内心振奋,感谢康献堂会长多年的坚守与奉献。他指出,尽管宗亲们的经济条件不同,但敬祖爱族之心相同。目前文化苑建设进入最后阶段,他呼吁全体宗亲抓住机遇,无论力量大小,都尽心出力,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对家族的责任,携手完成这一伟大工程。

康贯堂宗亲动情地表示,作为献堂会长的五弟、卫君堂项目的承建者和文化苑建设的亲历者,他感慨万千。他感谢每一位默默奉献的宗亲,指出目前捐款宗亲不足5000人,与康氏庞大群体不符。他呼吁更多宗亲把握机遇,踊跃捐建,不要因犹豫而错失良机。他表示,文化苑的气势是早期奉献者功德的体现,作为后裔,应传承始祖精神,勇于担当,为文化苑建设贡献力量。

康强宗亲对文化苑的恢宏气势表示赞叹,赞扬康献堂会长带领宗亲成就了伟大事业。他呼吁全体宗亲秉持“有钱出钱、无钱出力”的精神,齐心协力参与建设。他强调,当前是参与建设的关键时机,一旦文化苑落成,或许很难再有亲身参与的机会。他号召大家珍惜机遇,踊跃行动,不留遗憾。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第7师第19团团长、革命烈士康致中之子康明深情讲述了家族故事。他的父亲生前致力于追寻家族根源,康明表示,文化苑的落成告慰了父亲在天之灵。他回忆家族历史,感慨父亲对家族根源的执着探寻。他认为文化苑是康氏族人的精神家园,是凝聚血脉、传承家风的重要载体。

康亚萍、康庆刚、康义坤、康惠阳、康辉宣、康永明等宗亲也先后在会上发言。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本次联谊会的精神带回各地,积极宣传发动,凝聚更多力量支持卫国康氏文化苑建设。

宗亲代表的发言真挚感人,如春日暖阳,温暖人心,激发出全场强烈的情感共鸣。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华康氏2025年宗亲联谊会圆满落下帷幕。然而,康氏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之路才刚刚迈入新的阶段。我们也热切期盼更多宗亲积极参与到这一意义深远的伟大事业中来,共同书写康氏家族文化的新篇章!

    (作者: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