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谱系大观

永州郡《康氏通谱》译著

浏览: 次 日期:2013-02-18

 

永州郡零陵《康氏通谱》译著               

(永郡民国三十二年第二卷)

 祖派:[京兆堂]又称[京兆郡]

姓氏的由来及发展:

 人类社会以来,开始是没有姓和名的。尧、舜时代姓氏合一,夏、商时代封姓启名萌芽应用,周朝初期,国家管理模式大变革,封姓盛行,周武王经与诸侯商定开始封王封姓建诸侯国,那时王室权贵、社会名流才可享受封姓启名的权利,实行封疆管辖一个姓,社会集团一个姓,从此逐渐才有姓和名的延续和发展。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礼仪的形成,各姓氏家族先后分别产生了文字排辈,流传应用至今,文字排辈明朝最为盛行。

康姓的由来及产生:

    史著之载,黄帝系中华民族的始祖,故所有中华同胞均系炎黄子孙,我康氏尤为一脉联贯者,黄帝后裔初封姓中有一姓名“公孙”,公孙生长子封“姬”,从此姬姓而生并繁衍后孙,商朝时十二世姬禀被狄患徙居岐山,十四世姬昌(周文王)有圣德,为商朝西北侯,辖区国号为周国也,善施政,治理商周国二十余年,生九十九子,时逢商纣王失民失政,十五世姬发(周武王)革除商政而得天下,公元前一零六六年,建立周朝,周朝初期划分四十余国,各诸侯国全由姬姓任职把守,周武王将同母少弟(排行第九的姬封)所管辖地封为“康地”,王室所在地(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北顺店镇康城村)封为“康城”,君主姬封封为“康叔”,康姓从此产生。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康叔在周王室平定“三监之乱”中,战功显赫,离开康城,来到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周成王扩封康叔为卫国君主。管辖面积增大,由于治国有方,政绩卓著,再提任康叔为周朝司寇官,康叔逝世后,长子康伯继位,康姓治理周朝卫国八百余年(至公元前256年),康姓从此形成康氏家族。

      一、根据永州市陵零县古《康氏通谱》记载,元朝末期及明朝期间,先后入湘居永郡康氏支派从江西省泰和县徙居居多、也有陕西省蓝田县、甘肃省陇西县入湘落业者:

     1、入湘元世始祖顺九郎,元末纷争,兵荒马乱,国之不宁,由赣南吉安市泰和县徙湘永州市陵零县零角塘镇(古归德里乡)端头塘村金牛岭之西择买夏家坪而居,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川,顺九郎支派下十三世仲举、仲觉(爵)、仲文、仲贵(睽)、仲禄、仲衡等二十余支族亲兄弟,同时遵命入川徙居西蜀各地,插占顺庆府蓬池县(现蓬安县)的就有九房族,后来十四世大诚、大谅公房徙居西蜀巴县万里沟(现属重庆市管辖),携去遗谱一册,填川年久莫可稽考。

民国三十二年前字派:顺百千万 十四十五通 子得世文尚 仲大永学仁 廷启荣昌茂。

2、入湘元世始祖万五郎(字元积),元末纷争,兵荒马乱,国之不宁,与顺九郎同程由赣南吉安市泰和县早禾渡梅子坡金仙庙徙湘永州市陵零县零角塘镇(古归德里乡)端头塘村金牛岭之西择买老屋场而居,生有三子,长子千一郎及后裔居原址,次子千二郎徙居西蜀,三子千三郎无所考。

民国三十二年前字派:万 千百庚辛壬 癸思福廷应 兴大一二三  四汉树炳增。支派(1、乙正应兴仕仲登子学汉相炳增;2、书明文登子定汉树炳增;3、兴世文登子学汉位世增)。

3、入湘元世始祖万八郎,明末清兵扰患,将其主业移于同堂,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早禾渡梅子坡金仙庙来湘南部邵阳市新华县,自桂东龙泉邑来江华择居,后转徙安化市,二世主发诏公政授“光禄大夫”,师教后辈,其后分别居安化九都黄沙龙坳,后世春发公徙居新华大阳十都地名陂头,后世胡发公迁居平乡青峰太公山、桂东、江华等地。

民国三十二年前字派:万 发正春天福 仲应景祥瑞 宗秉万廷显 元民自兴光。支派(选玉福文章钟明大邦光)。

4、入湘祖兴深公(字远谋),大明豫江人,明朝政授任指挥之职,镇守江西吉安府,明朝中期,因瑶民为患,兴深公从命湖广,征瑶平瑶有功,政授镇守永州府,择零陵县城东新营岭而居,长子文祯好驰马试剑,有千城之才,故接镇守永州府职,次子文祥少聪颖,博学多术,录为大明翰林编修,一生行善事,兴祠堂建庙宇修俺院购公田置寺产,后世有徙宁远市领爵洞,后世其祯公派下徙居四川省资中县,后世祥公派下有徙广西兴安县、贵州者不少。

民国三十二年前字派:兴 文仲志国一  时世顾登无  开昌鼎凤永。支派:(朝廷道大)。

5、入湘祖九衢公(字实贤),陕西籍人,自幼从戎马,平阳应龙之乱平定后,解组于贵州寻踪于永州市零陵县择进贤乡继迟关厢里终徙高溪司石塘角而居,继迁关厢里,终徙高溪洞石塘角,其三世祖、四世祖一并徙于衡阳、邵阳花市,居邵阳花市后裔改姓庚。

民国三十二年前字派:九生以维监安邦志承贤向上。

6、入湘祖昙文公,大明陕西人,政授宝庆府官职后任永州府官职,后世俊公居零陵县火湘桥,后世儒公徙居邮亭墟,其余散居各地失联络,无可考也。武略将军康信:大明建文三年七月二十一日皇帝钦授康信武略将军。康信(又名康西安),陇西县人,永乐十一年武岗变判,卫镇抚康信同年十月二十六日战死于永郡白岸,据康氏亲供帖记载康信之父康惟庆曾任河州太守。

民国三十二年前字派:昙泰信景 宁济衢壮岳 侯元世永一  宗祖文光万。支派:(三士正文光万)。

7、入湘祖国辅公传九世秉意公,齐祥公传五世典楫公一前一后生意江华,零陵就地落业也。

民国三十二年前字派:国子景志周  仁为一秉敷。

8、入湘元世始祖万五公,与万五郎血脉近,其后裔字辈一致,因后世全部外迁散播,现不详。

民国三十二年前字派:万千百庚辛  壬癸思荣良  应兴仕一二  三四五树立。

9、入湘祖其祥公,自泰和县徙居零陵县,后裔不详。

民国三十二年前字派:其 世大君天 典崇文扬。

10、入湘祖润聪公,自泰和县徙居零陵县,后裔不详。

     民国三十二年前字派:润 谷甫万希奇     远瑞道安如     克肇大有和。
    民国三十二年,先后徙湘居永州府零陵县的数十房康姓后裔有识之士主导开展了联谱联谊,统一修谱立著,克服单房修谱的局限性、历史的偏差性、单房的孤证性,通过查证始祖入湘时间,进行字辈排比列位,各房上述字辈最后一个字之后,永郡康氏完全统一使用以下20字辈:忠厚怀先哲  孝友可传家  廉清作令则  节约建中华 ,现全面有序实施。

二、 祖先在江西省泰和县及以前的家谱字辈现无文字记载。

     三、入湘始祖顺九郎房系字辈:顺百千万  十四十五  通 子得世文尚  仲大永学仁  廷启荣昌茂。前十六辈分与四川省蓬安营山仪陇三县原九房入川始祖带来的字辈完全一致,“仁”字辈应该是入川始祖有意更换一字,以便区分,现永州市零陵县康氏原入湘数房后裔字辈茂、忠、厚宗亲居多,与蓬营仪三县康氏宗亲本、定、泰相同。 “廷启荣昌茂”五个字辈应该是十八世纪零陵县顺九郎后裔谱著的。

    四、夏家坪村落记:永郡零陵东乡金牛岭之西,潇水河之北,广约数百亩,成平阳之地,大名端头塘也,吾族入湘始祖顺九郎公择居于此,建造屋宇,大都坐北朝南,人谓端头康家或夏家坪康家,顺九郎以买夏氏之业,而命村名也,离零陵县城十五里,前叠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潇水河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世代物产丰厚,衣食足矣,家族兴矣。

 几千年历史变迁,斗转星移,人们谋求生存与发展,多少次人口大转移,导致了家族姓氏文化的脱节,同血脉不可认,同地域不可亲,本家交流也存道道屏障,哀呼!今生有智人四川省蓬安县康保全专程到永州市零陵县寻根访祖,复制古谱一本带回蓬安,今天细读永郡零陵康氏祖先所著家谱,感受彼深,故撰此篇,以供湖广、泰和迁居者、巴蜀大地、云南、贵州康氏人寻根问祖,联谱联谊参考。

                四川省蓬安县(1697年)湖广入川

                始祖康文举第十二代孙:   康    继

               (即:泰和入湖广始祖顺九郎第24代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