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讯息

平山县康氏文化研究会探访王坡乡桃林村康氏宗亲

浏览: 次 日期:2025-07-23

20254月参加中华康氏祭祖活动时,同行的康军法宗亲提到他们村(桃林村)的康姓人是从三汲乡康家村迁来的,并且村里还保留着一块清朝乾隆年间祭祀先祖的石碑。他表示可以帮忙安排探访。

5月初,平山县康氏文化研究会两次组织团队前往王坡乡桃林村探访康氏宗亲,实地考察石碑,并与家谱进行比对。此外,还邀请专家进行碑面拓文工作,以便长期保存这些珍贵资料。

一、初访桃林村

52日下午5点左右,在结束对宅北乡康沟宗亲的探访后,由康军法宗亲带领,包括平山县康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康艳霞、秘书长康新忠及宗亲康振清和康元元在内的五人小组迅速赶往王坡乡桃林村。

我们直接前往石碑所在位置。桃林村中心路旁有一块闲置的三角地带,石碑就放置在一个房屋墙外的地面上,周围长有杂草和灌木。

这个石碑是几年前从本村的祖坟上搬来此处的,只有碑身,本该有的碑座却不见踪影。清理了碑面的积土后,可以看到“祭先如在”四个字位于碑面顶部,中部刻有“皇清先祖康翁起龍”,右侧则有“乾隆三十九年”的字样,表明此碑已有约250年的历史。由于岁月侵蚀,无法直接辨识全部碑文。艳霞会长建议择日请专家进行碑面拓文以确认完整碑文内容并长久保存。

图片

我们采访了康军法的父亲康五旦,这位88岁的老人至今头脑清晰,行动自如。据他介绍,桃林村现有刘、康、王三姓居民。传说中,刘姓最早定居于此,但生活一直不顺,直到康姓受邀迁来居住于村东头后,生活才逐渐好转。后来,王姓因姻亲关系落户,形成如今村庄的格局。最初迁来的康姓祖先名为康起龙,来自三汲乡康家村,上述石碑正是为纪念他而立。

关于桃林村来历《平山县地名志(1983)》记载:刘氏于此建村,因居桃林,绿树掩映,三春和暖,叶绿花香,故名桃林村《咸丰平山县志(1854)》记载:桃林村属北路青炭庄。另有介绍桃林村概况的文章称,有族谱为据,明末刘宗孔从两河村迁此建村。清末,康姓从上三汲乡康家村迁入桃林村。这也符合以上所提到的传说。

二、再访桃林村

54日上午,探访组再次前往桃林村,并为此行做了充分准备。艳霞会长邀请了平山县书法协会会长檀彦龙及其两位朋友——檀众芳和王为民一同前往,他们都擅长碑面拓文技术。康军法宗亲一家负责现场后勤支持,包括查看家谱及午餐等事宜。

上午9点,探访组康艳霞会长康新忠秘书长康振清康元元4人,与檀彦龙专家组3人在石碑现场集合后,立即开展作业。

碑面拓文是一项专业性强,耗时费力,需要细心和耐心的技术活儿,好在有谭彦龙等专家亲自操刀,拓碑作业按部就班进行:

1)准备工作:用鬃刷把碑上面的浮土和污物清理干净。

2)贴宣纸:在碑上喷白芨水,然后把宣纸蒙上去,用鬃刷扫平宣纸。

3)捶打:用棕刷轻轻敲打纸面,使碑面所有文字和花纹微微凹入。

4)拓包上墨。

5)捶打上色:使用拓包捶打上色,直至全碑纸面达到墨色均匀、黑白分明。

6)揭取宣纸。

按上述步骤操作,拓一张碑文前后耗时约1.5个小时,我们上午完成两张拓片,下午再完成一张,共3张碑文拓片。

通过拓片,原先肉眼难以分辨的碑文变得清晰可见。在石碑左下角有几处碑面破损,导致姓名辨识不全,通过查家谱后,碑上所列姓名全部落实,详见下图所示碑文内容。

图片

据康五旦宗亲介绍,村中保存有一份家谱,记载着更多先祖信息。随后,康新忠、康振清二人随康五旦前往查阅。

在村东头一位宗亲家的西厢房储藏间内,家谱卷放在一个木柜上。家谱以特制长方形布料制成,两端有轴杆,展开可悬挂(尺寸约高2*1.2米)。谱上字迹清晰,家族脉络分明:自上而下,第1代康起龙,第2代康士友,第3代康勤民,第4代康万武、康万文。这恰好弥补了石碑破损处缺失的信息。家谱共记录10代已故康氏宗亲。

康五旦宗亲回忆,此家谱大约制于2007年前后。根据谱系推算,他本人属第10代,目前桃林村康氏已传至第12代,约300人。

遗憾的是,家谱虽在第5代标注“老八门”,却仅详列康福亮一门,其余七门缺失。康五旦宗亲分析,可能是当年因故未能录入。幸而他本人健在且了解其他几门情况,可为后续续谱提供依据。

尽管家谱记载不够完整,但能得以保存已属万幸,为后人续谱提供了宝贵的核心资料和清晰脉络。石碑、家谱及健在的长者俱在,续修家谱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结语

通过两次探访,我们增进了与桃林村康氏宗亲的联系,深切感受到血脉相连的宗族情谊。

墓碑与家谱承载着家族的传承,是厘清家族起源、分支及迁徙的关键。建议桃林村宗亲以现有墓碑和家谱为基础,把握长者在世的有利时机,尽快启动并完成家谱续修工作。同时,务必妥善保管墓碑、家谱等珍贵遗产,深入挖掘桃林村康氏先祖的光辉事迹,传承弘扬其优良品德。

此次探访发现,历史上明确记载自三汲乡康家村外迁的康氏族人落脚点,除宅北乡康沟外,新增王坡乡桃林村一处。这为考证康家村康氏外迁脉络及系统整理族谱提供了更详实的依据。

衷心感谢康军法宗亲及家人对探访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平山县康氏文化研究会愿继续与桃林村宗亲携手合作,协助完善家谱编修。

(作者:康振清 康新忠)